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岗)年前,镇原县下了一场多年未遇的大雪,天寒地冻。
腊月二十八,我们一家人团聚在县城新买的楼房,母亲感慨地说:“今年终于在老家过年了。”
闲聊中,得知海刚也回来了。
海刚是我堂弟,兰州大学毕业,妻子毕业于苏州大学,有一个儿子,现在在上海发展,买了房子,办了公司。
中午三点二十分,我给他打电话:“海刚,啥时候回来的?过来打牌。”
“哥,我在卖菜。”手机里传来熙熙攘攘的喧嚣声。
“你在超市买菜吗?”
“哥,我没买菜,我在卖菜。家里还剩下几袋子菠菜,怕放得不好了,我挑了些,在小区门口卖。”
47岁的海刚是五叔父的儿子,在外工作6年未归。五叔父、五叔母是离城不远的农民,种了半辈子菜。老家拆迁后,他们搬进了城里,有两套楼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终究闲不住,又在老家的边角地里种了点菠菜、胡萝卜、葱、韭菜,还养了几只下蛋鸡。
“噢,那你卖完了,晚上过来坐。”
电话那头听见有人问:“菠菜多少钱一斤?”我赶紧挂断了电话。
下午五点多,我想催一下海刚,叫他过来吃饭,想到他可能还没卖完,就说:“妈,你把牛肉、猪耳朵、带鱼、鸡爪子找出来,再做两个凉菜,海刚来了我们喝点酒。”
吃过晚饭,我们一边陪父母打牌,一边等海刚。
晚上九点,母亲说:“不等了,海刚回一次家也不容易,让他多陪陪老人。”
夜越来越深,室内温暖如春,海刚陪伴在五叔父、五叔母身边,叙旧聊天,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