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镇原
镇原县人民法院 法官走进联络点 司法服务送上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通讯员黄建国)“五楼住户水管破裂,把我房子淹坏了,他要赔偿我的损失。”“我们去现场看了,是管道井里水管破了,管道井只有物业才有钥匙”……2024年11月某天,镇原县孟坝镇社区会议室里,法官余浩军和社区干部一道,合力调解一起相邻损害纠纷。经过一番劝解,物业公司同意赔偿四楼住户赵某的相关损失。趁着双方关系缓和的劲儿,余浩军趁热打铁,又捎带解决了赵某与物业公司之间潜在的物业费纷争。

这是镇原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法官联络点推动审判资源下沉,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如何构建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新机制,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面对这一命题,镇原县人民法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调解机制挺在前,以创建“枫桥式法庭”活动为载体,于2024年10月在全县各乡镇相继建成法官联络点,从“治已病”到“治未病”,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诉前化解、关口把控。

“张家与李家由于庄基地界问题,闹得很不愉快;刘某、王某夫妻俩因家务琐事发生矛盾,嚷着要离婚……,在村里像这样家长里短的小矛盾有很多,如果处理不好,小矛盾就会变成大隐患。”武沟乡冯俭村党支部书记王月芳说,“如今,乡上有了法官联络点,可以就近协助处理各种矛盾,大家心里都踏实了。”

在法官联络点设立之初,镇原县人民法院就明确要求,要“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为群众提供暖心司法服务,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法治力量和司法温度。

“相关法律我了解的不太透彻,稀里糊涂给别人担保,听法官这么一讲,同意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身为担保人的曹某,被缺席判决承担连带责任后,直言对判决结果不认可。

案件移交执行之前,法官李聪聪专程来到上肖镇法官联络点,耐心向曹某释法说理,并建议其还钱后可向借款人追偿。曹某当场归还原告资金3万元。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镇原县人民法院法官联络点的设立,在镇、村与法院、法庭之间搭建起沟通合作桥梁,由法官、法官助理深入村组就近就地指导人民调解、推动诉调对接、开展法律咨询、联络代表委员等,进一步打通司法为民“神经末梢”,打造守护群众安宁的“前沿哨所”。

自各法官联络点建成以来,镇原县已累计指导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32次,调解成功19件,培训人民调解员34人次,开展法治宣传9场(次)、受益群众1200余人次,办理诉前调解案件14件,巡回审理案件59件,开展判后答疑61人次。


编辑:赵星泽责任编辑:赵星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