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庆阳市云朵合唱团:从黄土高坡到全国舞台的逐梦之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云朵合唱团参加“向经典致敬”第七届全国声乐展演总决赛。(资料图)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今年1月1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璀璨的舞台灯光下,庆阳市云朵合唱团以一曲深情演绎的《绣金匾》,在“向经典致敬”第七届全国声乐展演总决赛中斩获合唱组银奖。

这次展演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等权威机构主办,吸引了全国专业院团、高校师生及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参与,是展示中国声乐艺术成果的重要平台。 “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团队艺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展现了庆阳文化在国家级舞台上的独特魅力。”庆阳云朵合唱团团长、指挥马康峰说。

庆阳市云朵合唱团成立于2019年,经过6年的磨砺和成长,现已成为庆阳市一支优秀的中老年合唱团,他们用歌声讲述着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坚守,更成为新时代民间文艺团体的典范。云朵合唱团共有团员120多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老教授,也有工人、农民和个体从业者。

马康峰是团队的“灵魂”人物,他是一名音乐教师,每逢各单位的重要文艺演出,总会邀请马康峰担任指挥,渐渐地,他萌生了“组织一支民间公益合唱团,把爱好唱歌的朋友们团结在一起”的想法。于是,云朵合唱团就这样成立了。

团长、指挥马康峰。(资料图)

“‘云朵’寓意着纯净与自由,我们希望歌声像云一样飘过大地,把陇东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马康峰说。此后的6年时间,马康峰带着团员们苦练技艺,从咬字发声到气息运用,从乐理知识到表演技巧,每周二和周五晚上排练,团员们的演唱技巧,就在一点一滴中提高了。“这几年,我们一边排练一边演出,参加了上百场本地和省级的比赛,这大大提高了团员们的训练热情。”马康峰说。

日常排练。(资料图)

团员杨秀娟是一名医院的管理工作者,从建团起,就加入合唱团,作为女高音部的一名重要成员,无论白天的工作有多忙碌,她都未曾耽误过排练,她说:“医院工作压力比较大,但每当开始排练,歌声响起时,我仿佛忘记了烦恼,全身心投入在歌声里,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云朵合唱团由教师、文化工作者、声乐爱好者等多元背景的成员组成,平均年龄50岁,这在全市合唱团中算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一名团员感慨道:“每一次排练都是对艺术的敬畏,获奖是对我们所有努力的最好回报。”

六年来,云朵合唱团参与了近百场大型演出和比赛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21年和2022年在庆阳市群众合唱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云朵合唱团参加2023年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资料图)

2024年7月,云朵合唱团接到了中国合唱协会第五届“魅力夕阳红—日出韶山”的演出通知,马康峰带领团员很快进入了训练当中,顶着酷暑,风雨无阻,常常是下班后顾不上吃饭就进入排练,半夜回到家吃碗泡面已成常态,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团员们,最终在这场比赛中,合唱团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佳绩。

云朵合唱团参加“魅力夕阳红—日出韶山”演出。(资料图)

团员们在“身经百战”的比赛中表现出更加专业的水准,不仅在第七届“向经典致敬”全国声乐展演中展现了扎实的声乐功底,更通过经典曲目的创新演绎传递了红色文化基因。参赛曲目《绣金匾》原为陕北民歌,后改编为经典革命歌曲,此次四声部混声合唱版融合了现代编排,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赋予了时代气息,体现了庆阳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团员们以细腻的音色控制、默契的声部配合,将革命年代军民鱼水情的深厚情感娓娓道来,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热烈掌声。

马康峰在赛后表示:“《绣金匾》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歌声,让更多人感受到经典作品的时代价值。

1月14日,云朵合唱团在庆阳市举办的迎新春二胡音乐会上,再次演绎了这首经典作品,展现了庆阳在传统音乐与现代艺术形式融合上的探索。云朵合唱团的成功不仅为庆阳赢得了荣誉,也为全市群众文化团队树立了标杆,激励更多艺术爱好者参与公共文化活动。

“一路走来,我们要感谢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让云朵合唱能一步步走到今天,作为一支公益性合唱团,我们将永远秉持‘为人民歌唱,为时代发声’的办团理念,用更好的合唱作品传承红色血脉,讲好庆阳故事,歌唱伟大时代。”马康峰表示,云朵合唱团将继续发挥特长优势,为提升全市群众文化艺术水平贡献力量。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