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池县坚持“稳定面积、示范引导、突出特色、提升效益”的蔬菜生产路子,按照“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栽培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总体要求,全力推动蔬菜产业上台阶、上水平。
鸭洼设施蔬菜基地是华池县设施蔬菜生产的“缩影”。基地位于悦乐至县城沿线,地理位置优势,基础设施完备,群众技术较好,现有日光温室32座,钢架大棚220座,设施蔬菜生产综合效益十分明显,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确保达到“丰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及时供应县内冬春市场,县蔬菜办抽派骨干技术力量,为广大种植户开出一副副新“良方”。
该基地距离县城近,销售方便,过路顾客又能入室现场采摘,因此在发展种类上,技术员引导群众侧重越冬茬特色高效瓜菜栽培,以薄皮甜瓜为主,搭配种植黄瓜、西红柿等茄果类蔬菜。其中黄瓜已于春节上市,西红柿近日即将上市,市场最低价格5元/斤;甜瓜将于3月中下旬陆续上市,预计价格与往年同期持平,最高30元/斤,最低10元/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单棚(0.6亩)年平均收入2万元,最高可达4万元。
在栽培技术方面,县蔬菜运用“蔬菜+平菇”的“菌菜”的创新轮作栽培模式进行指导,扎实推进“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向普通农户发展。即在同一座日光温室内,头年种植西红柿、黄瓜等茄果类蔬菜,第二年发展两季平菇生产,第三年再进行蔬菜生产,这样蔬菜和食用菌间进行轮作,既能防病防虫,又能歇地养地,达到用养结合。生产结束的菌渣经发酵处理后作为基肥,发展绿色蔬菜生产,蔬菜的产量、品质都会得到很大提升。
为了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县蔬菜办采用县乡村三级加强宣传动员,积极应对大雪、低温等恶劣天气,提前准备春播物资,动员群众及时做好棚室恢复。技术人员及时提供信息服务,长期接受技术咨询,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2024年10月,县蔬菜办依托强科技项目,引进瓜菜新优品种10个,运用新技术、新产品6项,完成瓜菜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示范30棚。据统计,去冬今春以来,共发出预警信息22次,组织恢复钢架大棚123座,开展集中培训5次、现场指导8次,受益群众200余人次,地膜、肥料等春播物资储备量达到60%左右。
(供稿:华池县蔬菜办 通讯员:李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