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期,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支骁勇善战的神秘民族,这就是义渠。义渠,既是族名,也是国名、氏名。那么义渠之称何来、何意呢?义的繁写为“義”。据历史典籍记载,我国上古时期,西北地区还有叫“羌”的游牧民族。《说文解字》中有:“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而“義”字上部同样为羊,而下边则手执戈。这说明义渠同样是一个游牧民族,但是更崇尚武力。对于“渠”字,《说文解字》解释道:渠,水所居。义渠因是游牧民族,所以“逐水草而居”。
庆阳宁县义渠故城遗址
义渠的繁衍与发展似乎总是与周王朝相伴相随。
义渠居住在陇东一带,而周人先祖不窋也率领族人也来到这里,不窋姬姓,夏朝太康时期周部族首领。不窋死后葬于今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帽盒山巅,后人称为周祖陵。
不窋之孙公刘即位后,继续率领族人扩大生产,拓展疆域。当公刘来到豳地,即今庆阳市宁县、合水、正宁、镇原等县的塬区和马莲河流域的川道地区。
公刘后来在今宁县庙嘴坪建立豳国,宁县的九龙川、九龙河名字的来历也与公刘在宁县一带创建古豳国有关。周人先后经历了十个王,除古公亶父南迁外,其余九人都生活在宁县,且死于宁县。这九个王死后,都埋在宁县城东的川里,于是这条川就被称为“九陵川”。天长日久,人们把“九陵川”叫成了“九龙川”。
义渠国青铜器(出土于宁县义渠国都城焦村镇西沟村,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后来,因豳人繁衍昌盛,部落人口众多,山中猎物及出产日少,土地所出不能供给人口所需。加之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的商康丁年间,北方狄人南侵,于是,公刘的后人、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派人另觅他地,随后率众离开豳地南迁岐山。
周文王末年,姜子牙曾派使臣南宫适出使义渠。义渠王送马、鸡和犀牛给文王,文王又将这些东西献给纣王。这一时期也是周人与义渠的“蜜月期”。由于义渠同周人相处关系比较和谐亲密,而鬼方(猃狁)同商周对立,所以每次战争后,鬼方失败逃走,远奔河套,而义渠趁机内迁。这样,义渠就逐渐占据了陇东大原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游牧状态定居下来。他们在同当地周族后裔的杂居中,学会了农耕技术,学习了周族文化,并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从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他羌戎的义渠族。
周王朝建立后,义渠臣服于周。但这都是表面的假象,其实义渠早就萌生出脱离周王朝,自立为王的打算。在北方还活动着的名称各异的游牧民族,不断挑起事端、骚扰周王朝的边民,这严重影响了当时的生产、生活。
宁县出土的战国夔龙纹铜矛
尽管周王朝多次征讨镇压异族,但是收效甚微,反而遭到激烈反抗,于是改变了策略,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五戎中,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这里自然条件好,宜耕宜牧,义渠很快强大起来。
西周末年,犬戎叛周,兵临镐京城下,杀周幽王于骊山,周平王惧戎狄,慌忙迁都洛邑。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镇的西沟村建立了都城。
从此,中国历史上有了义渠国的名称。义渠从商代武乙年间(公元前1118年)建国至秦昭王时存800余年,其中在庆阳达500年之久(公元前772年到272年)。
义渠国建立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其“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先后筑城数十座,派兵驻守。它的疆域东达桥山,西至西海固草原,南到泾水,北控河套,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义渠在吞并了北地诸戎后,进一步向东向南发展,首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秦国。公元前651年,义渠收留晋国人由余为使臣,派他出使秦国,以缓和两国紧张关系。由余到秦国后,秦缪公以上卿款待,缪公用离间计招降了由余,并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后秦用由余计攻北地义渠。义渠在战争失败后,吸取教训,养精蓄锐,筑城郭以自守。公元前430年,义渠发兵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迫使秦兵退出渭河下游,此后30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到陇西,南达渭水,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宁县出土的秦茧形灰陶壶
公元前352年,秦出兵伐魏,一举攻占了魏西河郡和上郡,接着秦和义渠摩擦又起。秦国乘义渠国内乱,派兵攻打义渠,并平定义渠内乱,义渠便臣服于秦。此后双方时战时和。公元前327年,义渠以国为秦县,以君为秦臣,正式成为秦国属地。
公元前318年,义渠乘中原诸国混战,遂脱离秦国控制,联合东方五国伐秦。秦国为了消除后顾之忧,用计谋拉拢义渠,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送义渠王。但义渠不上当,仍起兵伐秦,大败秦兵,收复了部分失地。
秦国与义渠也许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在几十年中,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攻伐。秦国失败仅四年后,公元前314年,秦国在中原战场取胜,马上调集重兵从东、南、西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义渠25城,义渠国土大大缩小。
庆阳义渠戎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藏品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立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芈姓,又称芈八子)摄政。宣太后就是曾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羋月传》的原型。羋月虽为女流,但她才智非凡,为秦国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义渠王因卷入秦国宫廷内乱,被宣太后诱杀于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境内),秦国随即发兵灭掉了义渠国,秦遂在义渠地区设置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宁县),辖今甘肃庆阳、平凉地区和固原地区及盐池等地。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近2000年的西戎诸国,以义渠方国被秦国所灭为标志,退出中国历史舞台。其中大部分义渠戎人融入秦人,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作者:高 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