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华池
华池县中医医院: 红色热土上的健康“心”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通讯员 庞东邦 李旺发)华池县中医医院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老城区。这是一所有精神底气的医院,创立过“两点一存”历史功勋的南梁就在华池境内;这是一所有温暖寄托的医院,背靠范仲淹戍边复筑的柔远古寨,臂抱潺潺流淌的柔远大河;这是一所有发展机遇的医院,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成功落地。

从历史借力,凭时代发力,为人民倾力,成立于1991年的华池县中医医院,从柔远镇卫生院一路走来,历经33年的不懈努力,发展成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时时牢记总书记“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之嘱托,恪守“明德共进、兴医强院”的院训,守正创新、求真务实,奏响了红色热土上的健康“心”篇章。

正心: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大楼外电闪雷鸣、暴雨滂沱,手术室内坚毅严肃、有条不紊,一台紧张而又特殊的手术正在进行:说它紧张,是因为患者年过八旬,身体羸弱;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台手术从主刀医生到麻醉师再到器械、巡回护士,全都是党员。他们潜心施治,专注精准,把老人从病魔手中夺了回来。雨停天晴,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这是医院“医路先锋、恒守初心”党建品牌打造中最感人的一幕。在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奋战的每一天,这样的温暖画面数不甚数。在华池县中医医院人的心里:党建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党员就是高水平医疗的“领头雁”。为此,医院党支部构建了“四大”党建格局。“让品牌亮起来”。打造“医路先锋、恒守初心”,并成为价值共识和行动遵循。“让组织强起来”。实施“双培双带”,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将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循环往复,为医院稳步前进注入了“强心剂”。“让路径广起来”。开展党员“双报道”活动,组织党员、医务人员送医进社区义诊30余次,受益6000余人,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辖区6个村提供送医上门服务约1500人次。“让文化深起来”。贯彻“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着力涵养正气、朝气;吸纳“灵、化、觉、情、和、道、法、用”的中医文化,着力涵养品质、品位。既接天线、又通地气、还合人心的党建行动,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患者满意化诊疗提供了思想认同、情感基础和精神动能。

精心:让专业口碑深深烙印在人民群众的心里

“我这个哮喘病,30多年了,一犯,就往中医院跑。中医院的大夫能看得住我这个病,他们太用心,开方用药不比大医院差,还能时常关照。可给我省事多了,免得我走州过县到大城市医治去。”一说起害病、看病这些事儿,家住南梁的刘老汉总会这样说。

的确,在华池县内,“看病快去中医院”成了很多人自然而然的行动;在华池县外,慕名而到华池县中医医院看病的外县群众每年都在几百名以上。这就缘于中医院人的朴素认识:病情只怕手艺高,患者只认医术,“精医”才是硬道理,“精医”就有发言权;高质量发展,能治好老百姓的疾病就是王道。为此,他们在高质量发展上“一心注定,四强共进”。以强境界为“魂”。通过坚持开展义诊、送药、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让“热土有热心、医者铸医魂”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强人才为“基”。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选送学科骨干和优秀人才外出进修深造,截至目前已有46名业务骨干先后被派往省内外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积极拓展了“外部引才”和“内部育才”两大途径,引进9名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调入16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人;院内举办了50余次业务学习讲座,培训人员达到4600余人次。以强专科为“本”。成立耳鼻喉科、老年病科、肺病科、神志病科、儿童康复中心等科室,购置数字化多功能脑电图仪、电子支气管镜、DR长骨拼接工作站等设备,率先在全县开展了经尿道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截至目前,共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等80余项新技术和新业务。以强体系为“翼”。一方面追求高端发展,积极拓展专科联盟外延和内涵,强化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加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甘肃省疼痛专科联盟、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创疡再生医疗专科联盟、甘肃省消化内科专科联盟、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科联盟等9个省级、7个市级专科联盟单位,通过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担当健康责任,投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开展“万民医护下基层”活动,医院与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家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了医共体,通过巡回医疗、技术指导等措施,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本心:让中医药优势拓展护佑健康新版图

木制的泡脚盆里,氤氲着缕缕药香;艾灸盒里的艾柱燃得正好,那温和的味道入人心脾;竹罐、火罐、陶瓷罐循着膀胱经拔出了湿毒;银针、岐黄针、小针刀祛除了宿积的病痛......群众都说,他们来中医院,就是为了这个,如果没有这个,心里还空落落的呢。

华池县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中医院姓‘中’”的办院总方针,牢牢扛起了振兴中医的重责任。专科品牌“增效应”。医院完成“两专科一中心”及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全国基层名老中医曾明言传承工作室的建设任务;积极拓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开展了72 项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技术及13项中医护理服务;调剂使用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兰大一院、庆阳市中医院院内制剂杜仲腰痛丸、疏乳消块达30余种。推广中心“做带动”。医院建成了全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派驻中高级医师为全县18个乡镇卫生院现场指导并推广中医适宜技术45项,培训医务人员约450余人,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积极开展“治未病”。在治病、防病等工作中充分运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建立了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做好中医体质辨识的统计和健康教育,各科结合实际,收集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资料,目前已完成2万余例中医体质评估和健康档案的整理,为老百姓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暖心:让美好的体验久久存留于患者的记忆

2024年12月23日7时25分,“中医院肺病医患交流群”里,一位患者发了这样一条信息:“今天我就出院了,有点舍不得离开这里,因为这里的医护人员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质,对待工作充满热情,对患者关心入微。她们的服务态度非常值得我们赞扬,总是面带微笑,他们不论病人的身份和地位,都会尽心尽力地为病人做好医疗服务,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心。”像这样贴心、走心、会心的交流中医院随处都有。

华池县中医医院坚持不懈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致力于医疗服务的精益求精。“能把疾病看好”。还是那句话,“病情就怕手艺高,患者只认医术精”;没有“专业”,少说“体验”。在医院的团队里,他们都有这样的认识和自信。“能把条件建硬”。打“智慧就医牌”,在健康甘肃APP、微信公众号上开通预约挂号、缴费、查询等功能,在窗口开通医保刷脸支付、取药,在候诊区安装了排队叫号系统;打“便利诊疗牌”,“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一站式”服务全面实施,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专业、准确的诊疗服务;打“环境舒适牌”,建成便民服务驿站、职工健身房、图书室、患者接待中心,门诊大厅配置了中央空调、24小时热水器、轮椅等,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满意度。“能把人心捂暖”。医院要求所有医务人员“把患者当家人”,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纵深推进“十个一”暖心服务,对于中医院许多人都觉得:一次见、一个缘、一生念。这样的体验硬朗、柔软、温暖而美好。

忆往昔,南梁英雄浴血播火光前裕后;看今朝,华池县中医医院济世助人出彩致远。他们已经书写了红色热土上的健康“心”篇章,在护佑健康的未来之路上,中医院人明德立信,共同期许一定会托起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新动力!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