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镇原
民生筑基 项目赋能 产业聚链——镇原县以“三抓三促”行动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镇原县聚焦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紧扣民生保障、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把完成攻坚破难任务作为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试金石”,全力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cae268c82a3fee5f9981d6af5aa92bc.png

社会保障紧贴民心

“告别以往的泥土路,有了双向4车道的崭新大桥,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喜事。”县城居民王艳伟高兴地说。

王艳伟家住庙沟大桥东侧,以前遇到雨雪天气,只能从深沟里穿过,不仅不方便还很危险。现在好了,有了庙沟大桥,出门省时安全还舒心。

镇原县将庙沟大桥工程列为全县重点加速推进项目之一,全力攻坚破难,按时竣工通车,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还与县城路网连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024年,镇原县在民生领域投入38.8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5.4%,累计办理省市列、县定民生实事25件。其中,稳岗就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538个,新增城镇就业3940人;输转劳动力11.9万人、创收36.1亿元。新增学位8935个,高考本科进线率达82.48%。18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全覆盖,县内就诊人数增加1.25%、转诊率下降0.58%。“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持续深化,5517名干部结对关爱6229名困难群众,帮办实事2949件。

项目建设量质齐增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停车难成为困扰群众出行的一个问题。对此,镇原县在老城区启动实施了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解决县城“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老城区有党政机关、学校、商场等,人员流动性较大,停车泊位紧张,在这里建设大型停车场势在必行。”镇原县住建局局长贾元庆说。此外,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还配套修建了公共卫生间、管理室、充电桩、排水沟等,安装了停车场管理系统。目前,所有新建停车场均已投用。

据了解,镇原县先后建成了公共停车场、立体停车场、智能化停车场,新增公共车位4500余个,有效解决了县城内停车设施不足等问题。

2024年,镇原县争取转移性支付增量、再融资债券、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资金12.7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60个,完成投资53亿元。其中,县城潜夫街、忠恕街、水荫北街、东新街二期等市政道路工程全线贯通,西区防洪排涝工程按期完工,原州路综合管网改造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投用。县城东、西热源厂全面建成,新增供热面积337万平方米。“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按期完工,天然气“村村通”接入12个乡镇4900户。平庆铁路镇原段建设快速推进,G699公路项目镇原段完成建设单位招标,G327公路项目镇原段特许经营权方案获批,白峁岭南侧道路建成通车,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牵引力更加强劲。

现代产业蓄能向新

日前,走进圣农食品(甘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个个鸡蛋沿着流水线依次进行检测、分级、装盘,最后装箱;在肉鸡养殖基地,通过一键操作即可完成上料、喂水、调节温度和湿度以及收集鸡蛋等一系列工作。

据了解,目前,圣农食品(甘肃)有限公司累计投资51.13亿元,有固定员工2800多人,年屠宰能力达到9000万羽,年产冰鲜鸡肉产品14.6万吨。去年10月,圣农食品(甘肃)有限公司熟食加工厂项目正式签约,补齐了镇原县1.2亿羽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闭环发展的关键一环,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实现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跨越式发展。

2024年,镇原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农业聚链成群,兑现产业奖补资金2.74亿元,发放财政扶持贷款3.94亿元、贴息贷款469.4万元,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播种粮食144.8万亩,产量达到35.7万吨,被纳入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肉鸡饲养量达到1亿羽,出栏8600万羽,占全省的75%;新建万头肉牛重点镇2个、万只肉羊良繁基地4处,肉牛、肉羊、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30万头、74万只、29万头。改造低效郁闭园7500亩,苹果产量达到16万吨。种植中药材、万寿菊8.5万亩;发展设施蔬菜3.4万亩、露地瓜菜26.5万亩,建成洪河、蒲河、茹河流域3个万亩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带。生产菌棒2000万棒、鲜菌4900吨,新认证“三品一标”绿色菌菜品牌7个,农作物秸秆、苹果剪枝、畜禽粪便、菌糠菌渣等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2.5%、65.4%、87.5%和97%。

全县深入推进“双百”帮企行动,生产原油90万吨、天然气3200万立方米,长庆油田30万千瓦、正泰安能3万千瓦、九源慧畅天然气综合利用等项目快速推进,光伏发电产能达到3.9万千瓦。减退企业税费1.2亿元,兑现中小企业发展奖补资金184万元,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4户、高新技术企业1户、“专精特新”企业1户,新增规上企业2户。金龙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成投用,入驻企业5户,园区基础设施提升、5G+智慧园区等项目有序推进。制定《全县红色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提升)专项规划》,打造“茹河风情游”“民俗文化游”“红色记忆游”等精品旅游线路5条,接待游客335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16.1亿元。


编辑:袁乙琪责任编辑:袁乙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