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书香庆阳 | 让阅读给我们的生命一个支点(张永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李泳宏 摄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有人心存疑惑:不知道用什么来做支点?另一个问题是:到底用什么做支点,才能让我们的脚步迈得更远更坚定呢?除了阅读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更富有智慧,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更高,更有品位;阅读使我们的生命更鲜活,更饱满,更富有张力!阅读能够给我们的生命一个支点。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走进名著,去近距离地触摸伟人、名人、道者、贤者的心灵律动,让我们单调、乏味的日子充满阳光;我们才能超脱出地位名利的诱惑;让我们烦躁的心情变得宁静、祥和、安宁;让我们在平庸、世俗的生活中走向更辽远、开阔的境界,这正应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古训了。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精神财富,可惜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走进这座富丽堂皇的“房子”,有的人只是在外边徘徊,有的人只捡到了可怜的一点儿“鱼翅”、有的人直接出一点皮毛,就自认为有毒,把精华扔掉了。

我们的孩子面对电视剧,可以津津有味地看几个小时,无论怎样的节目都百看不厌,有时手舞足蹈,有时眉飞色舞;面对无聊的游戏,他们可以专心致志地玩几个小时,可是读书时却愁眉苦脸,这是一种悲哀。

现实往往是,我们打开衣柜,衣服的款式应有尽有,但是书柜里可能只有孩子的几本课本。我们自己用这样那样的化妆品来美容,却往往忽略了给心灵一些营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给心灵最好的美容和化妆,是一剂最鲜美的鸡汤。孩子到了上学读书的时候,本来该自由阅读的日子,可我们的孩子只会背标准答案,只会机械重复地抄写。由于各类考试带给老师、学生的压力,让教书、念书都变得枯燥乏味,无聊无奈、庸俗功利,校园生活的诗性、美好和浪漫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

社会转型,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网络文化盛行,都销蚀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如果不救救孩子,他们人生的色彩就会黯淡无光,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成为废墟,学校生活留给他们的就剩下考试的辛劳和作业的无聊。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去用长者,师者的责任去拯救他们,让他们走进名著,和大师对晤!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孩子发展的平台,家庭和学校都要有书香之气,文明之气。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他认为读书应该成为一个民族的“信仰”。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走进司马迁的《史记》中,去体悟他那对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和坚贞信仰;让我们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去领略古代的圣君贤相的智谋与韬略;让我们走进诸子散文中去发现大师的睿智与灵性,锋芒与锐气;让我们在五彩缤纷的唐诗宋词园地留恋忘返,去把握那柔婉温媚的情,机智隽永的理;让我们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海明威、莎士比亚等一系列的伟人在外国文学的世界里去发现人性之光、人性之美、生命力的强大、爱情的美好……

我们要靠阅读让我们的生命筋骨强壮,血肉丰满,让我们更有底气,活力,让我们更有信心。

愿阅读让我们走得更远,更开阔!

作者简介

张永锋,甘肃作协会员,高级语文教师。作品散见于《九龙》《陇东报》《北斗》《大渡河》《河南文学》等,部分作品入编《采绿》《华夏之恋》《西部诗人四十家》《阳光花丛》等,个人作品多次荣获“散文网”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创作一等奖。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