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宁县
志愿服务聚人心 文明实践有温度——宁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覆盖城乡的文明实践场所,有效打造高效的文明实践平台;各方力量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把贴心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丰富多彩的文明志愿活动,让群众乐享文明实践成果……如今,走进宁县,处处都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用一点一滴的爱心行动,让城乡处处盛开着志愿文明之花。

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进“光荣之家”倾听退伍军人的从军历程

近年来,宁县以资源整合为基本抓手,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强化资源整合 高标准打造平台

全县18个文明实践所、270个文明实践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中心、所、站、实践基地四级协同”的文明实践场所;

太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评为省级优秀所;

“甘肃好人”高小伟、索忠文明实践工作室获省级命名授牌;

……

为了高标准打造志愿服务平台,宁县坚持“共建共享”原则,依托新宁镇马坪社区、马坪村便民服务大厅、文明礼仪大厅、文化广场、文体活动室、书画室、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棋牌室、乡贤文化工作室等“两厅一堂一场七室”,加大中心改造提升力度,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厅及移风易俗、道德模范宣传文化长廊,更换布设门牌、宣传版面,设置乡村大舞台,配备音响设备,为示范所站制作大型文明实践所站基地标识牌20个。同时,依托王孝锡烈士纪念馆、中共邠宁支部旧址、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遗址建立6个实践基地,各级各类阵地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明显,并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建设,目前活动次数达到5870场(次)。

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及志愿服务活动启动

与此同时,宁县加大区域统筹建设乡村实践场所,全县18个乡镇依托乡镇文化站建立实践所,先后示范带动257个行政村和13个社区整合文化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道德讲堂、农家书屋、乡村舞台、文明礼仪大厅、村史馆等资源分别成立实践站。

此外,宁县还坚持线下线上共建、网上网下共享,依托“学习强国”“甘肃党建”手机APP,将各类文化阵地、产业基地、科普基地、旅游景点、文化大院、中小学校等全部纳入文明实践阵地资源范畴,由各级党组织书记分别担任实践中心主任、实践所所长、实践站站长,建立形成全覆盖的三级联动文明实践网络,构筑起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五大平台”。

强化力量聚合 高质量组建团队

在宁县,只要有文明志愿的爱心活动,穿着红马甲的志愿服务就处处可见,这得益于当地努力强化志愿力量,高质量组建团队的有效结果。

宁县坚持干群齐动、全民参与,广泛动员党员干部、专技人员、乡村群众、民间文艺人才和乡贤人士等各方力量,招募注册志愿者10.13万名,以党员干部团队、乡村志愿团队、社会志愿团队三类志愿服务队伍为主体,积极构建“1+15+288+X”四级联动志愿服务网络。

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组织开展关爱老年人公益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宁县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专技人员为主体,组建成立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县政府县长担任总队长,下设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健身体育、科技科普、卫生健康、文明创建、助残济困等15支直属志愿服务队,定期下沉乡村,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坚力量。

宁县还积极打造强有力的乡村团队志愿服务队伍,按照“8+5”(乡镇8支志愿服务队、村社区5支志愿服务队)的要求,以乡土文化人才、乡贤人士、科技能人、致富能手、科技特派员、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热心公益的乡村群众为主体,引导18个乡镇、257个村和13个社区组建成立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下设理论宣讲、政策宣传、美化环境、纾难济困等小分队,倡导各村因地制宜成立义务理发、农活互助、家事互帮等若干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常驻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

此外,宁县还以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为主体,协调组织“乐万家”广场舞协会、县志愿者协会、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县义警协会等19个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化开展送理论、送政策、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温暖、送健康、送平安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起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各级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

强化需求导向高频次开展服务

为进一步增强乘客文明乘车意识,去年年底,宁县委宣传部联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县教育局等部门开展“文明乘车 从我‘坐’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居民文明有序乘车,杜绝学生乘车期间不文明行为。

活动中,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分布在县城的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站台等地,对市民和学生进行文明乘车引导,提醒大家自觉遵守乘车秩序,并对个别不文明行为进行耐心劝导。

“以前每天上下学期间学生都是一拥而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在在志愿者的劝导下,乘车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减少了安全隐患。”公交驾驶员张文有说。

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宁县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任务”,紧密结合群众需求,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健全完善“机构制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百姓评单”的“五单”服务机制,采取“讲、树、帮、乐、移”“五种服务方式”,按照年初有计划、每月有主题、每周有安排、经常有活动的要求,坚持常态长效开展城乡各类文明实践活动4800多场(次),惠及群众9.8万人(次)。

宁县开展优秀家风故事分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宁县整合“乡村大喇叭”、移动客户端、户外大屏等宣传资源,创办“宁县大讲堂”网上课堂、“宁州微讲堂”“乡村微讲堂”,采取“线上+线下”“宣讲+对谈”“集中+分散”“地头+庭院”“理论+实践”等形式,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乡土话,组织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活动400多场次,录制播出“宁州微讲堂”理论宣讲专题19期。

此外,宁县还组织城乡文化服务、健身体育、青年等志愿服务队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文艺进乡村等文明实践活动900多场(次),让群众在参与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凝聚精神力量。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书写春联2000余副,展出博物、非遗、执法类宣传版面160(幅)次,发放各类资料3000多份,慰问演出8场,购买公益性演出108场。(全媒体记者 李建强)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