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张静)“飞天”逆袭,操控着无人机在蓝天翱翔,已然成为当下年轻人与时俱进的潮流趋势。近日,甘肃庆阳一张执照疯传朋友圈,惹得众人啧啧称赞、羡煞人心,它就是一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而她的拥有者是一位庆阳籍的00后女大学生鲍一遥。
学习无人机飞行期间,在庆阳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庆阳职业技术学院6000㎡的实训场上,鲍一遥每天都要练习起降20次……分分秒秒、日复一日,25天的时间里,鲍一遥进行了100多小时特训,在无人机的螺旋桨的嗡鸣声中,她的手臂被遥控器磨出了厚厚的茧。
付出总有收获,2月26日,这位武汉长江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生,完成了10项硬核考核标准,凭借敏锐的反应能力和熟练地操作一举拿下中型多旋翼超视距无人机驾驶执照,成为庆阳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的首位庆阳本土中型超视距女飞手。
3月10日,鲍一遥成功拿到了民航局认证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关闭GPS定位的情况下进行‘盲飞’,对于飞手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回忆初学时的窘态,鲍一遥说,“GPS屏蔽环境下的悬停训练非常考验空间感知力,气象学与空域法规课程填满我的整个假期。”
“她不仅系统掌握了气象学、空域法规、无人机构造等理论知识,还在GPS信号屏蔽环境下完成了空中悬停、自旋360度、八字飞行等复杂实操科目,最终以优异成绩取得超视距驾驶员资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的教员、庆阳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燕小勇深感欣慰。在这里,他总是一对一教学,手把手演示,耐心细致教授每一位学员,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手把手教授“盲飞”技巧。
拥有中型多旋翼超视距无人机驾驶执照的学员允许超视距飞行突破500米目视限制,实现远程操控(如山区巡检、长距离物流),可申请空域批文,参与政府及企业大型项目(如电力巡线、灾害监测)。执照技术含量更高,在行业中的职业竞争力翻倍,可优先获聘物流、测绘、应急救援等高薪岗位,平均薪资比无证者高30%-50%。“这张证书不仅是技术能力的认证,更是打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金钥匙’,充分展现了低空经济的多元可能性。”燕小勇说。
云层之上没有性别标签,只有专注与热爱的刻度。基地的产教融合模式为转型者提供了支点,像鲍一遥这样参加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的人员还在持续加入,无人机弧线如星辰闪烁在黄土高原的上空。40岁的赵婷是一名自由创业者,对无人机行业始终比较关注,她认为作为女性一定要经济独立,有一技之长,于是参加了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她希望自己也可以一次性通过考核取得证书,开辟自己职业的新航道。
据了解,庆阳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是在庆阳市政府的战略指导下,与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共同投资建设的一家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基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紧盯庆阳市“低空经济城市”建设目标,鉴于无人机在航拍与影视制作、农业、测绘、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物流等诸多领域的广泛普及与深入应用,与之紧密相关的研发、制造、操作、维护、数据分析等多元化岗位需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超前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产业服务等方面深度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助力低空经济发展之路。
站在低空经济万亿级风口,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创新之姿破职业教育改革之局。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军表示,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打造覆盖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为庆阳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低空经济示范区注入强劲动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职业教育的奋进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