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镇原
马银萍:两会归来话履职 担当作为抓落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白勇涛 通讯员 田晓博)她扎根农村,认真履职,把最基层的“好声音”带到两会,为奏响国家发展“最强音”增色添彩;她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辉煌篇章。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马银萍。

3月12日下午,在全国两会结束后,马银萍匆匆赶回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农户调研了解春耕备耕等农业生产情况,并现场向群众分享参会感受、宣讲两会精神。“接下来几天,我的日程安排很满,除了抢抓墒情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外,还要把在两会上看到听到和学到的精神精准传达到每个村、每个经营主体和村民的心里。”马银萍坚定地说。

一下车,马银萍就来到席沟圈村会议室,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部分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村上当前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情况和村民生产生活状况,并和大家交流分享参会感受、宣讲两会精神。大家满怀信心和期待,你一言我一语,询问着两会的情况。马银萍耐心地和大家互动,“这次两会给农村发展带来了很多好消息!”“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马银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举措。

“国家越来越富强,惠民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庆幸生在这伟大时代。”“有了这些好政策,我们更加有信心能种好田。”大家听了都很自豪,更坚定了生产生活的信心。

随后,马银萍来到村里的服装加工厂,了解近期生产情况,并向正在劳作的工人们宣讲两会精神。看到马银萍来了,大家都亲切地围拢过来。“国家对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支持计划上有了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好政策,我们的服装加工厂会继续扩大规模,让更多妇女同志能够在家门口就业。”马银萍耐心地向大家讲解并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念,努力工作。据悉,该服装厂是马银萍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外出调研成功引进的一家企业。现在,村里的剩余劳力和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致富。

在村民段丽霞家,马银萍查看了她近期的生产生活状况,鼓励她要乐观面对生活,勤劳致富,并向她宣传了两会精神。段丽霞因为要照顾身体残疾的弟弟和弟媳妇,不能外出务工,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在马银萍的帮助下,她家养了10多头牛,生活逐渐有了起色。“马支书非常支持我,给我谋划养牛产业,经常帮助我解决肉牛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段丽霞信心满满地说,今后她会继续把肉牛养殖产业做好,相信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近年来,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马银萍多次深入调研摸底,将发展养殖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积极争取项目,建成了1000亩新品种玉米种植示范点,落实养殖达标奖补政策,为养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她的带领下,2024年席沟圈村肉牛存栏250余头、肉羊存栏750余只、生猪存栏210余头,种植玉米3700余亩、小麦3200余亩、油料作物330余亩。

“去年,我们村大面积种植小麦、玉米等优势品种,人均产量400多公斤,全面保障群众口粮。依托高原妈妈等企业建办就业工厂,解决就业60多人,每人每月增收2000多元。”马银萍说,席沟圈村以党建为引领,先后建成党员活动阵地、人大代表联络站、读者驿站、村民便民服务中心等活动阵地,完善了党员干部工作学习场所,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今年,我将继续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确保粮食产量再创新高。”马银萍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打算继续改善村级基础设施,计划新修产业道路2.5千米,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积极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王符文化为底色,读者文化驿站为阵地,打造镇原县‘王府故里文化圈,特色产业富民圈,县城休闲消费圈’,持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