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聚焦“五项重点” 提升“五个能力”推动我庆阳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写在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步拉开帷幕。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冰川保护”,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我国国情水情的深刻洞察和思考,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和“四水四定”原则,围绕保障水安全和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这些是做好治水工作的根本遵循,也为新时代水利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各级水务部门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目标,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切实提高了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力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但水资源总量不足,供水网络不健全,水质条件差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围绕“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这一宣传主题,从实现“五个目标”,提升“五项能力”方面,谈一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方针和“四水四定”原则的工作思路和保障全市水安全的具体措施。

以集约高效为目标,聚焦节水行动,着力提升水资源节约利用能力。全面推行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节水管理责任,强化产品用水定额管理,推进先进节水工艺改造,逐步建立起用水总量、用水强度“双控”指标体系。通过用水计量分析和水平衡测试、节水诊断等措施,积极创建节水型企业;通过节水宣传、单户计量、推广节水技术、更新老旧管网等措施,积极创建节水型居民小区和机关;通过优化种植结构、调整传统耕作方式、推广田间先进节水技术等措施,积极创建节水型灌区,着力提升水资源节约利用能力。

以均衡有序为目标,聚焦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水资源调控配置能力。继续加快水利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夯实水利设施基础。围绕《庆阳市水网建设规划》确定的项目建设目标,按照“一纵三横、百库千池”的总体水网布局,突出抓好“东西南北中”五个片区项目建设。东片加快莲花寺水库引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合水城乡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问题,同时为庆城、西峰提供补充水源;加快华池宋家河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有效保障华池县城及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西片完成镇原吴家沟水库综合利用项目验收,全面解决镇原县城、平泉塬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南片小盘河引水入宁工程在年底前实现全线通水,为宁县县城提供备用水源,解决和盛塬地下水超采问题;正宁县城供水备用水源建设工程即嘉峪川引水枢纽维修改造工程在6月底前开工建设。北片扬黄提质改造项目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建成后将有力提高扬黄工程供水能力和供水保证率,保障我市北部供水安全。中间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年底前竣工验收,有力保障水库大坝安全运行,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另外,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改造,大力实施城乡生活供水提升和产业配水类项目,统筹实施灌区改造与建设、高标准农田、能源化工供水等涉水工程。通过加快推进各类项目建设,努力构建起“调控有序、系统完备、循环畅通、安全高效”的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从根本上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以河安湖晏为目标,聚焦协同监管,着力提升河湖保护治理能力。我们要坚持树立和强化河湖功能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健全完善河湖长制体系为牵引,以解决河湖问题为重点,以依法治水管水为抓手,协同发力打好河湖攻坚战。要立足河湖管护重点任务,进一步提高河湖岸线管护水平,全面加强河道执法巡查力度,加大对重点河段、敏感水域和重要时段的巡查频次,对存在的问题做到立查立纠立改。要坚持明察与暗访、日常执法与重点打击相结合,加强对河道采砂、涉河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整治非法采砂,保障开发有序可控。要坚持联合公安、检察院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执法巡查专项行动常态化,维护良好水事秩序,有效遏制涉水违法犯罪发生。要大力开展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工作,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大河湖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实施河湖生态补水,广泛宣传河湖治理保护法规和政策,推动全市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河湖面貌提档升级,以高品质河湖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兴水防害为目标,聚焦夯实体系,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我市地处黄土高原,暴洪灾害风险相对较低,但全市现有水库、骨干淤地坝近900多处,山洪危险区400多处,风险点多、面广,加之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防灾减灾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和挑战。我们将始终扛牢责任,对水旱灾害保持高度警惕,坚决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牢牢守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底线。要锚定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目标,协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雨水情监测预警体系、防洪工程体系、防御工作体系“三大体系”建设,靠实各级防御责任,建立和完善“调度指挥及时、决策支持有力、责任落实到位”的高效工作机制。要紧盯超标准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扎实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要强化应急保障,不断更新补充市、县(区)应急队伍人员,充分储备各类应急抢险设备物资,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个到位”。要及时排查整改防汛隐患,清淤疏浚行洪障碍,加固完善堤防险段,检修维护启闭设施,切实做好防汛准备。要迅速做好雨后灾损核查,及时除险修复,严防次生灾害。及早修订抗旱应急供水保障预案,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态势,提升水源、引调水工程、提水设施管理,优化水量调度,保障应急用水。

以数字赋能为目标,聚焦新基建项目,着力提升智慧水利建设能力。构建智慧水利体系,加快智慧水利建设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我们要抢抓对接国家支持新基建项目政策机遇,依托庆阳“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城市建设优势,围绕《庆阳市智慧水利新基建项目的规划》的任务目标,着力打造一朵水务云、一张数字网、一座数据中心、一个数字孪生平台和八大应用场景的“4+8”数字治水产业体系。在核心功能模块架构已初步成型的基础上,加快水资源管理、水网数字孪生、城乡供水等八大应用场景的软件系统开发,针对部门和县(区)开展调研对接,进行系统接入和包括基础数据、设备监测数据、日常业务数据、信息系统数据及空间数据等在内的数据收集。重点加快开发扬黄工程甜水堡调蓄水库至董志塬水厂全流程一体化管理、蒲河流域降雨洪水淹没场景以及南湖意外事故救援的智慧管理场景,通过构建形成数据互联共享、数字多元共治的水利新业态,为全市人民提供指尖上的管理与服务,真正实现“数赋水务能,云解塬上渴”。

(作者系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编辑:赵星泽责任编辑:赵星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