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环县 “三北”工程构筑万里绿色屏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春风抚大地,三北焕新绿。

日前,记者来到环县八珠乡苟塬村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退化林修复现场,25名工人正在技术员指导下,挥锹铲土、平整土地,一个个人工挖掘的鱼鳞坑错落排列,为后续的植被种植和生态修复打下坚实基础。

苟塬村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退化林修复的场景仅仅是环县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环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全国379个重点沙区县之一,生态区位之重不言而喻。多年来,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相继完成了一期至五期工程建设任务,生态环境取得骄人成绩,现有林地123.22万亩、草地面积760.25万亩,年均造林15万亩,206.9万亩荒山得到有效治理。

环县按照“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扎实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三北”工程启动至今,环县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面积122.483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防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主要目的。

“这里过去是荒山荒坡,是‘三北’工程改变了家乡的面貌。我从十七八岁开始和长辈一起上山种树,现在我成了一名护林员,继续为家乡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说起家乡的变化,环县车道镇双庙村生态护林员李海彪说。

环县规划“三北”六期工程建设总任务237万亩,按照“一屏一廊四川”总布局,重点实施环县毛乌素沙地南缘防风固沙屏障建设工程、环县北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环县“一廊四川”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三大工程”。落实人工造林103万亩、种草40万亩、中幼林抚育5万亩、退化林修复24万亩、退化草原改良65万亩“五项任务”,加快构筑陇东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打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县。目前,六期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65万亩,沙区治理面积126.4万亩,其中,栽植防风固沙林51.9万亩,草原治理74.5万亩,建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30.9万亩,建成甜水镇古城堡、秦团庄乡白塬畔等万亩防沙治沙示范区5个。在环县北部沙化治理区初步构建起四合原东老爷山-芦家湾老婆崾岘150多公里的防沙治沙带,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南侵。环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沈吉祥说:“后期,环县还计划实施‘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二期项目和毛乌素沙地南缘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争取让生态效益更加巩固。”

“环县是生态脆弱县,北部有些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根据全国第六次沙化普查数据,环县计划将北部这些区域通过科学规划完成治理,助力打造新时代西北地区‘塞罕坝’。”沈吉祥说。目前,全县水土保持率提高到42.78%,小流域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目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74.5%,基本实现了“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转变。


编辑:袁乙琪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