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庆阳市林草局积极打造林草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日前,记者从市林草局获悉,目前,全市林草系统共有各类无人机32架,使用社会植保无人机20多架。未来,将新增30架智能设备,积极打造林草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近年来,我市已在营林生产、林区巡护、护林防火、森林资源监测、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引进和应用无人机。我市现有林地1312.43万亩、草地1334.62万亩、湿地10.12万亩,森林蓄积量达2262.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6.3%。通过“无人机+”模式让智能巡查、森林防火、资源监测等12项生态管护任务实现三维立体化,构建起了“天眼巡山、数据护绿”的智慧林草新图景。

在全市林草系统无人机矩阵日常作业中,搭载多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可实时回传林木分布、病虫害痕迹,热成像镜头记录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装载树苗的六旋翼无人机穿梭山间,将春季造林效率提升3倍。目前,全市已联动160多架社会植保机构无人机共同作业。

“过去巡护138万亩天然林需要半个月,现在无人机2小时就能完成全景扫描。”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遥感定位、激光雷达三维建模等技术,无人机可精准捕捉违法占地、乱砍滥伐等行为,定位精度达厘米级。在森林防火前线,7架配备红外相机的无人机组成“空中消防队”,实现火情15分钟快速响应,热成像系统可穿透浓烟测算过火面积,为救援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无人机还延伸至生态保护深层领域,多光谱传感器每年为全市森林蓄积量“体检”,分析林木生长态势;夜间巡航无人机持续监测珍稀物种栖息地变化;运输无人机破解山地造林难题,苗木投送效率提升60%。无人机应用使全市林草资源监管效率提升40倍,年均节约巡护成本超200万元。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