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庆阳专场 |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庆阳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月2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庆阳专场(深化改革增活力 奋勇争先作标杆 奋力谱写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庆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长发介绍相关情况。

庆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长发

刘长发:

很高兴借此机会介绍庆阳的情况。首先,我代表庆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庆阳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庆阳地处甘肃省东部,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辖1区7县,总人口265万人,是全国唯一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四大“国家资源调配战略工程”于一体的地级市,被誉为“红色圣地、农耕之源、岐黄故里、能源新都、中国算谷”。

近年来,庆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核三带”区域发展布局和“七地一屏一通道”部署,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扎实做好“五量”文章,坚持“工业兴市、产业强市”,持续深化改革增活力,厚植县域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走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作标杆”。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13.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9%。西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以上,6个县进入百亿元行列,华池县、镇原县、西峰区被省政府授予“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县域多元竞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带动全市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重点介绍四个方面:

第一,我们围绕国家所需、庆阳所能、未来所向,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千亿级全产业链,全域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我们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大时代,以产业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

一是率先做大算力规模。在西峰区投资建设占地1.7万亩的“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落地建设10大数据中心,建成燧原科技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算力规模突破5万Pflops,DeepSeek全量模型在庆阳多个智算中心完成适配和部署,年底算力规模将达到10万Pflops,全市算力的增速、增量和智算占比全国领先,正在聚力建设全国最大的人工智能算力保障基地和绿色普惠算力保障基地。

二是转型发展数字经济。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4171户、签约1048户、落地371家,汇聚了智谱华章、月之暗面、龙芯中科、燧弘算力、首都在线、金山云等头部生态企业,牵引产业链向新、生产力焕新。去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1.6%,今年1-2月同比增长49.7%。通过算力带动、场景驱动,带动发展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在宁县、环县、正宁县等地落地中科航空无人机生产线、易事特“东数西算”装备制造、泛联电子等产业链项目,数字经济产业链培育实现质的飞跃。

三是探索创新要素保障。算力的尽头是电力,电力的关键是电价。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探索实施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新能源就近接入、聚合交易、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模式,在环县、镇原县为“东数西算”园区配套建设新能源发电设施,第一批项目今年8月底前建成并网,将园区到户综合电价降低到每度4毛钱以下,为企业提供更清洁、更低成本、更可持续的电力保障。同时,开通了全国八大节点首个“数字经济”人才专列,发放1亿元“算力券”,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集聚。

下一步,我们锚定建设“全国AI算力高地、AI标杆城市、AI产业基地”三大目标,聚焦标准机架10万架、智算规模突破10万P的“双十万”建设目标,持之以恒推进算力建设、网络优化、生态构建、场景拓展、安全保障、绿电供应、数据赋能等工作,加快把庆阳打造成算力高质量供给、数据高效率流通的绿色低碳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

第二,我们主动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政治责任,加快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做实经济发展主动力。

庆阳油煤气风光资源富集。我们坚持油煤气、风光电、火储氢一体化开发,加快推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

一是加快推动油煤气产业扩能上产。去年,全市原油、煤炭、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214.54万吨、907.61万吨和9.12亿立方米。今年,加快环县、庆城、宁县、镇原等区块勘探开发,油气产量计划分别达到1265万吨和8.6亿立方米。加快“气化庆阳”进程,抓紧建设县域互联的输气管道,年内实现城区、乡镇街道全覆盖,让老百姓用上自产天然气。

庆阳现在建成投产煤矿4座。今年,我们抢抓国家加快核准大型现代化煤矿、推进煤炭供应基地建设的政策机遇,全面开工建设九龙川、马福川、毛家川煤矿,争取钱阳山煤矿获得核准,加快正宁罗川、宁西等煤炭矿权出让,力争“十四五”末、“十五五”末,煤炭产量分别达到1500万吨和5000万吨。

二是加快推动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市在西峰区建成瑞华能源天然气综合利用、宏大化工20万吨双氧水和2万吨吗啉等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同欣科技轻烃深加工、寰泰年产2万立方米钒电解液项目,布局实施天然气制氢等精细化工产业。在合水县、庆城县布局建设LNG加工等项目,在环县、宁县、正宁县等布局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最大化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利用。

近两年,全市把园区建设作为重点,去年通过新增设立、升级认定、整合提升等方式,“东数西算”产业园和8县(区)工业集中区整体晋升为省级开发区。今年,加快环县甜水和宁县长庆桥、正宁周家省级化工园区的设立和认定步伐,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空间、提供支撑。

三是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突破发展。庆阳新能源资源富集,具备建设千万千瓦清洁电力基地的资源条件。我们加快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全市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258.8万千瓦,去年发电量39亿千瓦时。围绕新能源开发,积极开辟新型共享储能、储能电池等产业新赛道,全市初步构建形成了以锌基水系、氢能、全钒液流、锂电、钠离子5条技术路线为主的储能生产基地。

特别是在氢能产业方面,我们先行先试、创设场景、引导集聚,实施了庆阳石化氢气提纯、龙源电力、五凌电力等新能源制绿氢、金瑞“离网制氢”等项目,投运氢能公交车100辆,推动氢能在公交、重卡、掺氢、耦合化工等领域应用。全市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建设138座“油气电氢储”综合能源站,在每个县(区)至少建成1座“制储运供”加氢示范站。规划到“十五五”末,全市氢能及下游产品规模达到10万吨,氢能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培育形成“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氢能应用示范城市。

第三,我们创新实施“三元双向”模式,推动县域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释放循环农业大潜力。

庆阳是传统农业大市,是农牧业最适宜的地区,也是食用菌的优势产区。近年来,我们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实践了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牵引、菌业为纽带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着力健全农业产业循环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全市建成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40个、规模化养殖场699个,配套建设农作物秸秆、有机肥、菌棒生产加工等农业废弃物收储利用企业53家。环县成为百万头肉羊产业大县,西峰、镇原、宁县成为存栏10万头以上的生猪产业大县。去年,全市牛羊猪鸡出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苹果产量达到156万吨,食用菌产量突破4万吨,同比增长230%。农作物秸秆、畜禽肥料、菌糠菌渣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2%、83%和95%,初步形成了种植业绿色化、畜牧业集群化、菌业工厂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高效化和种养菌双向循环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

第四,我们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创新路径,探索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立足农事体验和传统农产品特色,积极适应当前消费转型和个性化、体验式旅游需求新变化,启动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集中利用3年时间,挖掘文化内涵,推广特色产品,打造特色民宿,开发特色餐饮,发展特色旅游,打造一百个农文旅融合特色村,培育一千个直播账号和一万个带动型农户,壮大“庆阳新农人”队伍,推动形成乡村振兴新业态、新格局。

经过去年一年的探索实践,全市打造了20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村,成功创建了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等3A级旅游景区6个,新建种养基地28个,培育龙头企业26个、合作社38个、种养大户112户,建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1个,注册“八珠黄酒”等商标4个,培养粉丝千人以上直播账号651个,累计带货销售额2970万元,农特产品网销规模占到全市网络零售总额的46%,形成了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庆阳市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聚力打造能源产业大基地、“东数西算”枢纽地、现代农业示范地、区域消费聚集地、红色文化传承地的“五地”总目标,加快实施“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挖潜力,坚持不懈强县域,聚力赋能求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庆阳新篇章!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