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庆阳:构建安全教育新模式 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刘英娟)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连日来,庆阳市各中小学分别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沉浸式法治教育、情景化安全实践、互动式知识传授等创新模式,让师生在体验中深化安全意识,掌握应急技能,筑牢安全防线。

庆阳第六中学与陇东学院附属中学组织师生代表走进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沉浸式体验特色法治教育,持续强化青少年法治观念,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活动中,师生们通过瞻仰马锡五铜像雕塑、参观诉讼服务中心与马锡五审判方式文化中心、诵读“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红色法治箴言等环节,让抽象法治理念具象可感。通过现场旁听刑事庭审及模拟法庭实践,“零距离”感受司法权威——当课本中“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的论述化作具象场景,学生们在庭审笔录上郑重写下“法槌落下时,我感受到法治力量”的真切感悟。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如何守护我们”“哪些行为构成校园欺凌”“遭遇欺凌如何应对”等现实关切,法院特别设计的普法课程聚焦权益保障、反校园欺凌、自护能力提升等方面,切实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护航青少年在法治暖阳下茁壮成长。

北师大庆阳实验学校构建“三维安全课程体系”,通过道路安全辩论赛、道路安全地图课、食品安全主题班会等多元形式,以实景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围绕“车让人是否降低通行效率”展开激烈交锋;地图课上,学生通过电子地图标注危险路段强化认知;“食品标签侦探”主题班会,通过PPT演示传授“五看”甄别法……

庆阳市实验小学开展的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将安全知识融入互动游戏、情景模拟、有奖竞答和趣味体验。民警结合学生出行方式、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从“安全步行、规范骑行、文明乘车”多维度展开讲解。结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重点解析不系安全带、不戴头盔的严重危害,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交通陋习。“作为小学生不仅要自己遵守交规,还要提醒家长驾车时不接电话、不吃零食。”四年级学生赵月萌的发言道出活动实效。

“发现被骗后如何处理?如何预防诈骗?”在周岭小学,西峰区北地东路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剖析,还原游戏装备交易、红包返利、解除防沉迷等诈骗场景。重点传授防诈技巧,强调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陌生信息、不随意扫码点击链接,遇可疑情况及时报警或求助师长的应对策略。

除此之外,各校结合建筑结构、学生数量、疏散通道等实情,开展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同步强化安保人员防暴技能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业务技能与食品安全专题培训,切实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据庆阳市教育局安全科负责人介绍,今年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突出“科技赋能、跨界联动、家校共育”三大创新点,通过构建“体验式+参与式+沉浸式”安全教育新模式,有效提升师生风险预判、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核心安全素养,为打造平安校园注入新动能。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