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池县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优势,探索生态“仿野生”种植,人种天养,自然生长的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华池县城壕镇香山塬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冯向龙正带着村民们采挖黄精。黄精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因为黄精种植周期长,很多人并不愿意尝试,冯向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种起了黄精。今年连片的黄精到了收获的时间,看着喜获丰收的黄精,也更加坚定了冯向龙扩大种植黄精规模的决心。
华池县家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向龙:“今天挖的这个是黄精,一亩地产量是3吨,一亩地收入6000元,三亩地能收入1.8万元,现有黄精40亩,基本上效益挺好的,比种玉米好得多。”
在城壕镇香山塬村,大家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黄精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家住香山塬村的吴俊安不仅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还利用农闲时间,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务工增收。
华池县城壕镇香山塬村村民吴俊安:“我给合作社流转了14亩地,一亩地流转费300元,再加上我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还能收入200元,收入还不错,我后续还想再种点中药材。”
香山塬村依托当地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抢抓中药材产业发展机遇,持续发展壮大种植品种和规模,不仅实现了药材变“药财”。也让村民走出一条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华池县城壕镇香山塬村村民吴俊义:“最近闲着呢,过来合作社帮忙拾捡药材,一天下来一个人基本上能收入200元左右,包工制,一斤三毛钱,拾的多就挣得多,拾的少就挣的少。”
(华池融媒全媒体记者:李磊 左浩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