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左栋
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质量、精准掌握辖区动态,持续深化警民鱼水情……这是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公安分局彭原派出所连日来紧扣“百万警进千万家”与“大走访、大采集、大维护”工作,全力推动“一标三实”工作落地生根、见行见效的真实写照。
答好“人口管理题”
当好人口“管理员”
连日来,彭原派出所秉持“脚步丈量民情”的理念,充分发挥“两队一室”及“一村一辅警”的工作优势。广大社区民辅警每日下沉村组“签到”,形成所长督办、主管副所长盯办的工作机制。社区民辅警结合辖区实际,采用“日常+错峰”的工作模式,逐户走访。对常住居民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及时登记新增人口,逐一比对核查流动人员信息。截至目前,已采集常住人口信息4100多户、23000余人,检查登记流动人员210余人,走访企业单位30余家,有力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程度。
答好“隐患排查题”
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
“民警上门唠个嗑,烦心事儿当场就解了锁!”彭原派出所的片警们背着“百万警进千万家”的走访包,带着“大走访”笔记本,把办公阵地“搬”到村头巷尾,全面摸排辖区内由邻里纠纷、劳动纠纷、感情纠纷等不稳定因素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同时,创新采用“板凳会”“拉家常”等方式,将邻里拌嘴、工钱扯皮、夫妻闹别扭等看似琐碎的问题一一记录在工作台账中。解决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12起,啃下4个“矛盾硬骨头”,积极提供群众咨询服务130余次。
答好“反诈宣传题”
当好反诈“宣传员”
“哎哟,小豆警官你怎么来了呀,快请进。”伴随着一阵亲切的寒暄,彭原派出所民辅警走进群众家中,及时向群众通报近期辖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情况,提醒大家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走访过程中,彭原派出所推行“入户走访+反诈宣传”双轨并行模式,民警结合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等高发典型案例,通过入户讲解、发放宣传手册、案例警示等形式,向群众揭露诈骗分子惯用的话术套路和作案手法,并现场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针对老年群体等重点人群,民警还专门演示了“冒充公检法”“保健品诈骗”等定向诈骗话术的识别技巧,切实将反诈防线延伸至每一处角落,全力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