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文史庆阳】陇东历代诗文 | 豳风·七月〔先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先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书成于春秋时期,至汉代列入经部,始称《诗经》,是我国四言诗的高峰。依乐分风、雅、颂三类,风多为各诸侯国的民歌,有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为宫廷燕乐歌;颂分周、鲁、商三颂,为宗庙祭祀乐歌。十五国风为《诗经》的精华部分,其写实传统和讽喻精神以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滋养了历代中国诗人。《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 解

齐社祥

《豳风·七月》是十五国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诗经》中历史年代最久、篇幅最长的我国第一首农业史诗。成诗当在夏末商初,周之先祖不窋、鞠陶、公刘居豳之时。史载,夏代末年,夏帝孔甲失政,弃稷官不务,周祖不窋遂率族人自邰(今陕西武功)迁于“戎狄之间”(今甘肃庆阳),史称“北豳”。其祖孙三代居北豳期间,复修周道,教民稼穑,“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奠定了周代发祥的基础。《史记·周本纪》曰:“周道之兴自此始。”《豳风·七月》为北豳遗诗,记豳地,言豳俗,以月令为序,详说农桑衣食之事,举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制衣、狩猎、劳役、酿酒、祭祀、宴飨等,铺叙备至,亲切有味,具有鲜明的史诗特征。此诗反映了周族农耕文化与当地戎狄狩猎文化的交融,再现了三千余年前庆阳一带的社会生活画卷。所记之农事、民俗,至今尚有留存。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