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镇原
【春涌庆阳 塬上织锦】马渠镇:田间药材种植忙 致富路上飘药“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岗 张凡 刘宏涛 俄少飞 见习记者 李洺锐 通讯员 曹延延)春忙时节,走进镇原县马渠镇三合村,微风拂过,药香扑鼻。种植大户王成荣正忙着在药材地里起苗、拔根、清土、捆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种了30亩独活,按照市场行情,每亩能赚4000元左右,只要肯下苦,黄土也能生成‘金’!”他笑着说。  

王成荣种植中药材已有十来个年头,是村里有名的“药材能手”。早年,他也和许多村民一样,靠种小麦、玉米维持生计,收入不理想。后来,在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下,他尝试种植独活、生地等中药材,收益逐年提高。“政府不仅提供技术培训,还帮忙联系销路,让我们种得放心、卖得省心。”王成荣感激地说。  

近年来,马渠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中药材种植作为促农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通过政策补贴、技术指导、订单农业等措施,鼓励农户扩大种植规模。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李世银说:“我们村土壤、气候适合种药材,销路不愁,像王成荣这样的种植户,一年能挣十来万元,带动了不少乡亲跟着种。”  

如今,在马渠镇,越来越多的农户像王成荣一样,靠着中药材种植走上了致富路。一片片药田,不仅绿了山坡,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梁寨村中药材规模种植点,一棵棵根茎饱满的生地破土而出,机器的轰鸣声,群众的欢笑声,共同勾勒出产业兴旺的新画卷。

“我种植中药材已有三年时间了,这几年药材行情相对较好,价格相对稳定,效益比其他农作物好,今年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种植户邓高明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马渠镇努力营造药材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在土地流转、项目申报等方面为种植户提供大力支持,在种子、种苗、地膜、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上积极为群众落实惠农补贴政策,按照“支部带头、大户示范、群众参与”的模式,以“提质、扩产、促销、增效”为目标,建立健全订单种植、保价收购、就近交售的全产业链条,将中药材种植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成功建办了三合村500亩独活示范点和梁寨村200亩生地规模种植点各1处,在去年种植3000亩的基础上,今年计划种植4000亩,把“小草药”做成“大产业”,激活乡村经济发展。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