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饲喂到基因编辑,从胚胎移植到区块链溯源,环县借力科技创新,依托“数据”养羊,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率,更是探索出了一条“数据驱动”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这是一场技术创新。“数据”为传统装上了“芯片”,提高了养殖效率与精准管理,实现了从“靠经验”到“靠数据”的转型。解码“羊芯片”,通过现场血液检测,就能获取基因数据,精准管理。通过基因谱系、防疫记录、运动轨迹,构建起数字化育种数据库;通过数据监测,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实时采集羊只的健康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降低疾病风险和死亡率;通过数据记录发情期、产羔率等数据,繁殖得到优化,提高良种繁育效率;根据数据分析定制营养方案,优化饲料配比,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体现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
这是一场价值提升。“数据”为品牌增添了智能,促进养殖规模化与标准化。智能羊舍,机器人沿着轨道精准投喂,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查看羊群各项实时数据;羊只贴着二维码“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羊只出生地、饲喂记录甚至防疫视频。全程追溯,从牧草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数据记录,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数据驱动统一养殖流程,让全产业链形成闭合,促进了产业规模化与标准化。从黄土沟壑到食客餐桌,构建起羊业“育种—扩繁—育肥—屠宰—深加工”五大车间,从羊头到羊尾开发出多种产品,打造“全羊利用”产品矩阵。“环州羊总管”劳务品牌,让从业者分布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分工更加合理有效。通过搭建智慧畜牧平台、推广电子耳标、建立溯源系统等措施,实现了养殖成本下降,疫病发生率显著降低,羊肉产品溢价能力增强,“环县羊羔肉”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这是一场产业转型。“数据”为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数据技术在农村的落地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农户协同。环县通过补贴智能设备、培训数字化“新农人”、配置冷链物流等措施,降低了技术应用的门槛,让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产业更加高质持续。汇总产业数据为政府决策制定提供了依据;与科技企业合作,推动“互联网+农业”创新,培育新业态,技术得到融合、产业不断升级;监测草场承载力和羊群数量,避免过度放牧,保护生态环境;精准管理减少饲料浪费和粪污排放,推动绿色养殖,节能减排,草畜平衡;通过数据分析识别低收入养殖户,针对性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精准帮扶,拓宽增收渠道;大数据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需求,调整出栏时间和规模,避免价格波动风险,降低经营风险。“数据链”+“产业链”得到进一步融合,解决了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瓶颈,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