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医始祖岐伯故里、岐黄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本项目由市岐黄文化研究会申报保护。项目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形式和实践形式,《故事》以史书、地方志记载为依据,以收集整理民间传说为蓝本,访录和家传传承兼备,以学会组织研究为主要方式,编创了著作、戏剧、电视片等,讲述并颂扬了上古时期中医鼻祖岐伯的传奇生平及辉煌功绩。主要内容和论点是:岐伯在历史上不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是真有其人;岐伯故里在古北地今甘肃庆阳市;岐伯的出生地在今庆城县葛崾岘乡青龙嘴;岐伯的诞辰纪念日为农历三月初五;岐伯与黄帝共同创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岐黄文化;岐伯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是为中华民族了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
医祖岐伯传说的记述传承有三个阶段:
一是古代到民国时期史家研究记载传承。医祖岐伯的故里从宋朝、明朝、清朝、民国就有研究记述。宋代潘自牧《记簒渊海》、乐史《太平寰宇记》、郑樵《通志》,明代傅学礼《庆阳府志》、清代慕少堂《甘宁青史略》、民国时张维《甘肃省人物志》、张精义《庆阳县志》等典籍都记载:岐伯是北地(庆阳)人,与黄帝谈论医学,著《内经》行于世。二是十九世纪50年代到2000年前庆阳市内名人研究著述传承。陆大宬1956年在中西医学综合性刊物《中国新医药》杂志上发表《岐伯乡籍考》一文,文中考证岐伯是甘肃庆阳人氏的观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庆阳第一位研究者。90年代左思科研究编写《岐伯圣景》、《岐伯传闻故事与黄帝内经》。三是2000年以后到现在有组织的深入研究开发传承。庆阳市成立了岐黄文化研究会,20多年时间内,以安定祥为会长的学术团体把医祖岐伯和岐黄文化研究由民间散布在到有组织进行,由一般性论证到特色品牌打造,由文化理论探讨到规模产业扩展,在历史考证、理论研究、遗迹建设、学术交流、产业开发、宣传推介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还有编排演出了陇剧和陇剧电影《医祖岐伯》、电视专题片《医祖岐伯》,填补了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被国家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优秀中医药文化宣传作品。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庆阳市为“岐黄文化传承基地”,《岐黄文化丛书》(岐伯考证、岐伯传奇、岐伯医道、岐黄文化源流4部),被评为“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优秀作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庆城县岐伯文化园为“国家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国家级中医师承基地”,全国人大和国家部委领导为庆阳题词:“岐伯故里”、“岐伯圣景”,“岐黄文化圣地”、“岐黄医道之源”、“岐黄本草之乡”。庆阳市岐黄文化的研发已经走出省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庆阳也已成为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祖岐伯的传说是我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文学,是与地方志书相印证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岐黄文化历史渊源的佐证,保护这一传说故事及岐黄文化,对于传承创新华夏文明,引领中医事业进步,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助推养生保健产业,带动发展旅游业,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022年5月,“医祖岐伯的传说”被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