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回收旧膜、检修农机具……在镇原县新城镇广袤的田野间,农户们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今年,新城镇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引领作用,以“早谋划、强保障、优服务”为抓手,推动春耕备耕工作跑出加速度,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农资储备“蓄足马力”,春耕生产“底气十足”。走进新城镇南坡村农资供应站,只见一袋袋化肥整齐码放,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分类陈列。据统计,全镇通过“村集体+供销社”联供模式,已储备化肥100余吨、优质玉米种子1000余袋,覆盖周边500余户农户。“以前散户买农资价格高还怕买到假货,现在村集体统一采购,每袋复合肥比市场价便宜15元,还送货到村,省心又省钱!”正在搬运化肥的种粮户杨大哥笑着说道。针对50户种植大户的0.8万亩玉米田,新城镇南坡村还推出“阶梯式优惠”,种植面积超200亩的农户可享农资价格再降5%的专项补贴。
产业布局“精准落子”,科技赋能“提质增效”。在新城镇杜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示范田里,旋耕机正进行深松整地作业。今年该村委托泾川县时稔种植家庭农场进行专业化管理,以村集体为主导,规划种植高产玉米新品种示范田200亩,投入16000余元引进高抗茎腐病、适应性广的“先玉1483”品种,通过“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模式,预计亩产可突破1600斤。为保障春耕用工,各村组建“春耕服务队”,已吸纳100名留守劳动力参与田间管理,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镇政府组织开展“田间课堂”7场次,重点推广精准施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间距控制等新技术,参训农民达600余人次。
绿色春耕“多点发力”,生产服务“全程护航”。在春耕热潮中,环保理念同样深入人心。各村组织党员先锋队帮助农户回收废旧地膜400余吨,推广使用0.015mm加厚地膜,“白色污染”变身再生资源……农机合作社的检修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对全镇490台(套)农机具进行初步“体检”,随后将邀请县农机中心农机员进行“精确体检”,确保播种机、旋耕机等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生产。种植大户景玉罡算着细账:“村集体帮我们团购的缓释肥,既能减少30%的施肥次数,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这茬玉米肯定能有好收成。”
春风拂过阡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镇原县新城镇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个“红色引擎”,将分散的农户、零散的土地、碎片化的服务串联成链,不仅让春耕备耕更高效,更走出了一条“集体搭台、科技赋能、群众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随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的全面推广,一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在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