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庆城县积极探索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361”模式(3即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6即教育引导、产业发展、公共事务、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善行义举“六大板块积分”;1即一套基层治理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城乡一体、条块协同、高效服务的基层治理体系,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有效提升治理效能。
“三治”融合
夯实治理基础
庆城县充分发挥“四议两公开”“一约四会”等制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搭建“太和夜话”“板凳会议”“民情恳谈日”等议事平台,对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文体活动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由群众自己议、自己管、自己办,提升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群众自治活力。
在法治方面,庆城县积极健全城乡综治体系和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全县15个乡镇163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组建“三官一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行政人员、律师)专业服务队67支,累计调处矛盾纠纷350多起。设立乡村“马锡五审判方式”巡回审判点、联系点和法律流动诊所178个,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法治宣传、纠纷调解,先后巡回开庭65场(次)。创新推行苹果产业巡回法庭,将法律服务贯穿于苹果产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有效减少涉果矛盾纠纷。
庆城县还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发布道德“红黑榜”、善行义举榜,引导群众塑造良好家风、构建和谐邻里、涵养淳朴民风。
积分管理
激发治理活力
庆城县设立了教育引导、产业发展、村级管理、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善行义举六大积分评价板块,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灵活设置积分项目和分值,既突出参与产业发展、公益劳动、应急抢险等活动和志愿服务、扶贫济困等善行义举的“加分项”,又设置了扰乱公共秩序、随意倾倒垃圾、房前屋后脏乱差等不良行为和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陋习的“扣分项”,对积分达到90分及以上的家庭优先推荐享受财政贴息贷款、列为产业扶持对象,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
积分可以直接在积分超市或联盟商家兑换商品,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自2022年7月推行积分管理以来,全县5.33万户城乡群众已累计积分400多万分。为全面保障积分消费,庆城县建立乡村“积分超市”81家,确定县域联盟商家152户,方便群众就近兑换积分、享受优惠。截至目前,群众通过积分兑换物品价值达到145万元,享受商品折扣优惠超过210万元。
体系建设
提升治理效能
为健全基层治理服务体系,庆城县将党建、政法、民政等网格资源“多格合一”,划分城乡网格326个,聘任退休党员、快递小哥、物业服务人员等兼职网格员,走访了解民意、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将村情社情掌握在最前沿、问题化解在最源头。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创新研发“数字庆城”管理平台,按照家庭结构、人员类别、技能特长,对全县群众进行分类标注,为落实惠民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在数字管理平台设置网上办事、问题反映、电子商务等36个服务模块,让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
庆城县还扎实开展结对帮扶行动,对1890户2148名关爱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累计落实政策2100多项,帮办实事620多件。各村(社区)组建应急救援、技术指导等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公益服务、帮办实事等活动,构筑起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