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数字庆阳:低空经济兴起 中国算谷腾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陇东报》2025年4月21日四版

王连印:低空经济注入发展新动能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原党委书记、副主任、研究员王连印。庆阳融媒记者 刘阳 摄

近日,中国网络安全审查认证和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原党委书记、副主任、研究员王连印就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及安全挑战接受记者专访。他指出,低空经济自去年以来进入快速发展期,其核心驱动要素可归纳为应用需求牵引、政策引导支持与技术创新驱动三大方面,而安全问题是保障这一新兴领域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应用需求层面,王连印分析称,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主要围绕“载人、运物、作业”领域展开。载人领域以城市间空中巴士为代表,可大幅缩短通勤时间;运物方面,无人机快递配送已形成规模化应用;作业场景则覆盖应急救援、电力巡检、道路巡查等传统领域,同时衍生出表演旅游等新兴业态。他特别提到,庆阳在农业、能源、物流、应急及生态环保等领域挖掘出“低空+农业”“低空+能源”等特色场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政策引导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王连印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综合交通体系改革,将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列为重点方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新增长引擎”,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配套政策。例如,工信部、民航局发布多项产业规划和管理规范,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推出专项行动计划。

庆阳市作为省内首个低空经济示范城市,不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筹建通用机场,还投入专项产业资金推动低空智联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策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技术创新则是低空经济突破的核心动力。王连印强调,飞行器技术、新能源电池、分布式电力推进等领域的突破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电动垂直起降(eVTOL)、高密度电池、换电技术及智能调度平台的研发,尤其是华为及三大运营商构建的无人机监管服务平台(“低空大脑”),正推动产业链升级。庆阳市依托“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的算力优势,在无人机飞控仿真测试、3D打印、涡轮发动机制造等领域形成闭环产业链,其低空经济小镇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典型样本。

针对低空经济的安全挑战,王连印坦言,飞行器实时高速移动的特性对传统网络安全体系提出新要求。物理环境层面,无人机基站、起降平台、充电设施等新型节点需纳入防护范畴;网络层面,需构建融合通信与实时感知的双重保障体系,确保飞行状态监控、空域管理及数据安全。他强调,尽管传统物理环境安全、通信安全等问题依然存在,但低空领域的安全风险更具动态性和复杂性,需从设备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等多维度建立扩展性防护框架。

王连印特别指出,庆阳在安全实践中探索出特色路径,通过整合低空智联基础设施网络,实现通讯、监控与服务功能一体化,为无人机监管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政策、需求、技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而安全体系的完善是释放产业潜力的前提。(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冯喜斌)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对无人机进行飞前调整。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摄

甘肃万世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维修无人机。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摄

王惠铮:高位推动低空经济迈入快车道

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惠铮。庆阳融媒记者 冯喜斌 摄

近日,全国低空产业创新大赛复赛评审工作圆满收官,对此,记者采访了参与大赛评审工作的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惠铮。据他介绍,本次大赛覆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通信导航、无人机反制、智慧物流等全产业链领域,展现出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创新活力与技术实力。

王惠铮介绍,参赛项目聚焦低空经济四大业态中的“保障”环节,重点围绕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展开技术创新。申报方案覆盖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算力等核心要素,如某央企团队提出的“低空智联网平台”,通过卫星与地面基站协同,实现了无人机全域动态监控;某民企开发的“城市低空交通管理系统”已在深圳试点应用,成功解决复杂空域下的飞行冲突问题。王惠铮指出:“这些方案不仅技术成熟,且多数已投入实际场景验证,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复用的标杆案例。”

2024年被誉为“低空经济元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司,工信部、民航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将低空经济纳入“十五五”规划重点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安全健康发展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的方针,标志着发展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环境的优化与空域改革试点的成功,为低空经济扫清了制度障碍。三轮低空空域管理试点经验已在全国推广,空域使用效率提升40%以上。”王惠铮说。

低空经济以海拔1000米以下空域为载体,涵盖制造、飞行、保障、服务四大业态。本次大赛中,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农业植保等应用场景的创新尤为突出。王惠铮表示:“低空经济已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多产业融合,无人机与5G、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催生出庞大市场。”

尽管低空经济发展迅猛,但仍面临安全与法规的双重挑战,参赛项目中,约30%聚焦于风险防控。王惠铮指出:“需加快制定统一的空域管理规则、飞行器认证标准及数据安全法规,同时推动跨部门协同机制。”

目前,庆阳低空经济重塑产业格局,已迈入发展快车道。王惠铮表示:“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城市治理、乡村振兴、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变革引擎。未来三年,我们有望看到低空物流网络覆盖80%县域、城市空中交通在10个以上超大城市商业化运营。”(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冯喜斌)

甘肃蓝飞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有限公司无人机展示大厅。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摄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进行智能巡检。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摄

侯宇同:赛事为“媒”带来数字产业新机遇

低空经济技术领域专家侯宇同。庆阳融媒记者 薛亮 摄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庆阳)·低空经济赛道开赛在即,近日,记者专访了低空经济技术领域专家侯宇同,深入了解这项国家级赛事的技术内涵及其对庆阳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谈及赛事落地庆阳的缘由,侯宇同从三方面进行专业解读。作为“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庆阳算力规模已突破5万PFlops,预计年底将达10万PFlops,强大的“数字基座”为无人机飞控设计、集群算法训练等环节提供强力支撑,可缩短研发周期70%、降低产品成本20%。

庆阳市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丰富且优势独特,长庆油田巡检、陇东果园植保等真实场景为技术验证提供天然试验场。叠加政策机遇,甘肃省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新兴产业,庆阳作为省内首个低空经济示范城市,正着力打造“低空+能源”“低空+农业”特色模式。

本届赛事设立四大技术攻关方向:低空运载飞行器技术研发聚焦“飞、控、传、感”核心技术突破;智能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探索空域动态优化与通感一体网络;应用场景创新深耕物流、农业、应急等垂直领域;数据安全规范化技术构建全流程安全屏障。赛事创新采用“实景场景赛”模式,以农林植保为切入点,即将增设油田巡检、应急响应等特色赛题,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对于赛事的产业带动效应,侯宇同认为其价值体现在四个维度:通过“实景竞技+成果展示+飞行表演”多元形式,倒逼企业突破长航时、高载荷等技术瓶颈;联动2000座5G-A通感基站与中移凌云平台,构建“可见可管可控”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基于本地产业需求开发特色赛题,激活低空技术应用潜能,目前已有30余家头部企业入驻庆阳低空经济产业园,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超50亿元。

侯宇同还特别关注四类技术突破:在智能化方向,期待看到无人机自主避障与集群协同技术的创新应用;网联化方面,基于5G和北斗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方案成为关注焦点;绿色化实践要求新能源无人机实现续航突破;数据安全领域亟需建立全流程防护体系。据悉,本届赛事优胜团队将获得算力资源、应用场景、产业基金等全方位支持,优秀解决方案将直接应用于庆阳油田智能巡检系统升级、百万亩果园植保计划等重点项目。

随着赛事筹备工作全面推进,庆阳市正加速构建低空经济“研-产-用”闭环生态,依托数字新基建与产业新赛道,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侯宇同表示:“通过赛事搭建的产业生态平台,我们期待见证一个新兴产业在庆阳蓬勃生长。”(庆阳融媒记者 刘萍凝)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