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庆阳·县区观察】华池县:新潮澎湃起 逐浪向高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陇东报》2025年4月21日三版

新潮澎湃起 逐浪向高行

——华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紫坊梁上,绿电“奔腾”,奏响能源革命的激昂旋律;子午林中,苍鹭翩跹,绘就生态和谐的美好图景;荔园古城,人声鼎沸,焕发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产业园内,数字经济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项目建设现场,塔吊矗立,建设正酣;田间沃野,农机轰鸣,掀起春耕生产热潮……

这是生机勃发的春天,是转型攻坚的春天,更是老区焕新的春天,一项项重大工程接连开工、一批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一个个生产车间高效运转……踩着春天的鼓点,华池县处处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涌动着拼抢赶超的春潮。

书写能源革命新答卷

走进华池绿源油气有限公司分离厂,一个个球形罐体整齐排列,各种管道纵横交错,在群山中十分显眼。厂区的控制中心内,工作人员坐在屏幕前,紧盯着各项数据的变化。

华池县绿源石油伴生气综合利用项目是华池县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工业智能化项目,能够将本地富集的石油伴生气及轻烃气资源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优势资源由单一开发向循环利用转变。“项目总投资62.9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石油伴生气回收利用分离厂项目总投资7.9亿元,已建成20万吨/年轻烃分离装置和2.5万吨/年LNG液化装置各1套,2024年6月已投产运行。”华池绿源油气有限公司分离厂厂长刘勇说,目前,二期C5轻烃深加工项目正在办理用地等前期手续,即将开工建设。

华池县是庆阳市产油大县,很长一段时间,华池县的工业以石油开采为主,面临“一油独大”的发展瓶颈。进入新发展阶段,华池县紧盯“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战略定位,在全力支持油田企业扩能上产的同时,秉持“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开发理念,依托石油伴生气资源富集优势,积极招引绿源油气有限公司,采取深度转化、延伸增值、循环利用三种方式,全力打造百亿级石油伴生气综合利用产业链,做足“气头工尾”文章。

华池县5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110千伏升压站项目是庆阳市“十四五”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拟总投资32.79亿元,在华池县北部多个乡镇安装风电机组和光伏组件,打造大规模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目前,各项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预计4月底开始风力发电机组吊装及升压站设备安装调试工作,6月底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当地电网提供清洁电能 9.1亿千瓦时,年产值达2亿元。”广东省能源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项目部副经理李柏君说。

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正在将华池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一油独大”到“风光无限”,华池大地上,绿色革命战鼓震天,每一寸土地都迸发着向新而行的磅礴力量。

推动产业升级新跨越

材料焊接、钢架组装……走进华池全利电力装备生产建设项目现场,办公用房拔地而起,生产厂房整体框架进入组装阶段。“4月底组装工作将全部完成,5月将进行外墙、顶板维护结构施工。两条镀锌生产线的相关设备已全部进场,接下来我们将开始设备安装工作,预计5月底全面投产。”甘肃全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晓庆说。

全利电力装备生产制造项目是华池县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112.09亩,计划新建4条年加工33万吨金属表面处理热浸镀锌生产线,1条年产10万吨光伏支架及铁塔流水线,并配备酸雾喷淋回收处理和锌烟收集处理设备等配套设施。“我们主要从事电力塔架生产加工制造,金属表面热镀锌防腐处理,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环保、核能、风光发电、轨道交通等多个关键领域。”甘肃全利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淏荣告诉记者,项目投产后,将为“东数西算”“西电东送”“新能源储氢”等装备制造产业建设提供基础配套保障,实现年销售收入约2.64亿元、利润约6000万元,上缴税金约2666万元,解决当地就业200人以上,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华池县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推动工业聚链成群、向新而行、向质图强,着力扩产能、延链条、提质效,全力构建体现华池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坚持把新材料及装备制造、新能源作为发展的新潜能新空间,加快实施可膨胀石墨深加工、电力装备生产建设、70万千瓦风电等项目,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石墨新材料研发中心和多元化石墨产品制造基地,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

2024年,华池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1.82亿元、增长3.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7%。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4户、高新技术企业5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绿源油气、陇润天泽环保科技、华润新能源3户企业入规纳统。华能、华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4.5亿千瓦时,实现收益1.2亿元,“稳油增化、扩新引电”新型工业化取得新突破。

激发数字产业新动能

山上,成片杏花竞相绽放,山下,工程车辆往来穿梭。近日,走进华池中科超级云智算中心一期项目现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奋进图景映入眼帘。

华池中科超级云智算中心项目是华池县2025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甘肃中特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智算中心1处,总算力规模达4000PFlops,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投资20亿元,占地30亩,建设智算车间和研发中心各1栋,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将配置280个高性能机柜,部署包括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光存储系统、云平台等先进设备。二期工程投资8亿元,计划新增300个高性能机柜,形成2000PFlops的通用计算和智算能力。“目前,一期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土地平整工作已圆满完成。按照规划,预计今年8月建设完工,10月正式投入运营。”中科信控创新创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祖昭说。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全市首个落户县域的智算中心项目,填补了华池县数字经济产业的空白,为构建“新能源开发、数字经济两翼齐飞”发展新格局,推动华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华池县聚焦未来产业抓布局,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将数字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倾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招引和发展智能制造、软件、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衍生产业、赋能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农业、文旅、教育、医疗等重点产业、行业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华池县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全员招商,目前达成投资意向项目6个,估算总投资99.2亿元。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一季度开(复)工项目27个,完成投资13.41亿元,接待游客34.6万人次……今年以来,华池县各行各业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奏响了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项目攻坚“拉满弓”——G671线合水(太白)至华池公路累计完成投资70.38亿元;G341线华池至二十里沟口段公路项目全面开工;华池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已完成4个单体工程的主体结构建设;重大项目矛盾纠纷化解政法专班深入项目一线,全力攻坚化解影响项目施工的各类不稳定因素……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华池县严格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加大协调力度,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加快推进速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投资福地”金招牌。

田野孕育“新希望”——春风拂绿,万物复苏。华池县广袤的田野上正奏响春耕生产的激昂乐章,一幅幅现代农业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田间地头,新型农机具大显身手,从翻耕、起垄到覆膜,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全县化肥、农药、春播种子、农膜储备充足,完成顶凌覆膜8万余亩,计划播种粮食作物65万亩;菌农们紧张投入到菌菇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吹响了菌菇产业提质增效的号角。

华池县紧紧围绕农业优先型县域经济定位,抓紧抓实“双百双十”产业基地建设,通过“保粮、扩畜、提药、养菌”夯实种植业基础、“牛羊区域化布局集约发展”强化畜牧业牵引、“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农户参与”调优菌业“三元双向”循环纽带等措施,逐步打造全省“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新标杆。

旅游尽显“科技范”——“过草地、翻雪山的场景太真实了,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日前,“乐教於兹”红色研学实景VR体验馆在南梁红色大景区开馆,该馆利用激光投影、VR等新技术手段,使参与者能够与历史场景中的人物进行交互,让旅游更有“科技范”,体验过后游客赞不绝口。

华池县全力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实施“红色旅游+”工程,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建设了南梁壹号院、南梁文创产业园、“一街二区四馆”文旅产业聚集区等旅游新场所,实施“一场三中心”、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华池段)建设、南梁国家长征文化公园等项目,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2009年至2019年,全县游客人数增长13倍,旅游花费增长56.5倍。2024年,实现旅游花费13.79亿元,2025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4.6万人次。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