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华池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南梁镇:党建引领夯基础 “五治五共”促和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华池县南梁镇秉持党建引领理念,全力推动基层治理协同推进,通过突出党支部引领、党员示范以及群众参与,探索出以党建为核心,融合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并以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赢“五共”为路径的乡村善治新模式,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南梁镇荔园堡村是一片被红色光辉笼罩的热土,为了让往来游客有更好地旅居体验,南梁镇以党建引领“育红心”,积极发挥“头雁效应”,于2015年打造红色民宿,作为党员的郭翠玲就是第一个响应号召,开办农家乐,并拉着乡亲们一起干,让红色民宿发展壮大成村里的支柱产业。

“我家的农家乐开业后,生意很好,我是第一家,乡亲们看见效益不错,又连着开了五、六家,我们这一排排全都开起来了。”南梁镇荔园堡村红色庄园农家乐负责人郭翠玲说。

“郭翠玲时常过来给我们指导,在菜品上给我们指导,现在生意也比较好,一年的收入大概在四万元左右。”南梁镇荔园堡村农家乐负责人刘卫虎说。

为了筑牢乡村善治的经济基础,南梁镇积极构建强村带弱村、党员带大户、大户带群众致富模式,目前已带动42户群众参与红色民宿经营,10户开展麦秆画制作等家庭手工作坊,10户发展“五小产业”,白瓜子种植面积达10870亩,户均增收超5000元。2024年,全镇3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计88.89万元。

推广“张铭调解室”等金牌调解室,是南梁镇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重要实践之一。4月11日,荔园堡村田洼子组村民和邻家因地界产生矛盾,经过镇、村调解员和司法所的共同调节,双方共同达成协议,恢复以前地界,让矛盾得以充分化解。

“最终的目标是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从而解决这个矛盾,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南梁镇高台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铭说。

乡镇是基层治理的基础所在。南梁镇以政治建强“指挥部”,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建品牌建设,自治构筑“共同体”,推行“四议两公开”和积分制管理,法治织密“安全网”,设立村级法律服务室和调解队伍,德治补足“思想钙”,打造红色文化场馆和移风易俗活动,智治搭建“直通车”,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高效处理群众问题。目前,全镇改造提升3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3处党建示范点,培育4个特色党建品牌,推广“张铭调解室”等金牌调解室,培育86名人民调解员和18名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普法培训、法治宣传教育“十进”等活动7场次;利用“南梁说唱”和自媒体开展40余场移风易俗活动,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基层治理更贴合群众的需求,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每天我都要去管理的网格转一转,宣传防火、用电等方面的政策,叮嘱群众注意安全,查看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南梁镇荔园堡村网格员王登荣说。

基层治理要以解决群众问题为出发点。南梁镇以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赢“五共”为路径,通过组织在职党员下沉, “夜谈议事”等形式凝聚干部、党员、群众共谋发展合力。同时,发挥网格员作用,常态化入户走访,提升网格管理效能。发挥“三调”联动作用,成立4个矛盾纠纷调解专班。在安置点和康养小区设置公益性岗位,引导群众参与小区发展与环境整治。围绕特色产业、文旅融合、非遗传承打造“一街八坊五馆”,引入19家村办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外省投资企业,实现村民变股民、田园变乐园,共享发展成果。

“南梁镇紧密围绕市委、县委的战略部署,深入践行基层治理协同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推动新时代基层治理,坚持党建引领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传统手段与数字赋能有机贯通、制度创新与人心凝聚深度统一,走出了一条基层善治的新路子。”南梁镇党委副书记高媛媛说。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