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刘易萌)2025年4月11日,几款“本土”果园神器在宁县焦村镇袁马村小康园示范基地惊艳亮相。“移动式防霜机”、便携式加热炉、无人机在果园防霜减灾领域各显神通,让庆阳广大果业工作者感受了一把科技带来的创新与变革。
由宁县果业发展中心联合宁县宏建兴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便携式加热炉,利用甲醇混合物进行燃烧,配合“智能防霜棚”为果园进行增温。由于小巧便于移动,对设施蔬菜大棚增温效果明显。据测算,当燃料燃烧达到最大值时,15分钟时比原棚内温度提高2℃,30分钟时比原棚内温度提高3.9℃,45分钟时比原棚内温度提高5.3℃。
九州维安(甘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则通过无人机实现气流扰动结合喷洒防冻液,解决苹果树遭受霜冻灾害问题。这也是全国首家利用无人机开展防霜减灾作业的企业,据公司技术负责人程柳超介绍,无人机开展防霜减灾作业具有效率高,操作便捷的特点。“每架无人机每秒能完成144平方米的作业面积,适合大面积果园作业。同时霜冻干预基本属于夜晚作业,无人机相比人工更具优势。”
演示现场,一种能“喷火”的小型机器受到了果农的关注,在驾驶员的操作下,它们灵活的穿梭在苹果树巷道间,所到之处,强劲的热流迎面而来。
研发该设备的人叫李宏江。2020年,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和探索,李宏江在宁县和盛镇东乐村建成了1221亩的自根砧矮化密植苹果园,建园第三年就达到了收支平衡,这让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望。
然而2023年4月28日晚的一次霜冻让李宏江的果园绝收,虽然采取了点火放烟等一系列措施仍没有见效,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李宏江发觉,不解决霜冻风险,果园就做不到可持续发展,更不会有稳定的收益。接下来,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各类防霜设备的生产企业,但始终没有选到适合自己的设备。
能不能自己来造?李宏江的脑海里产生了设计加工一款能符合自己使用要求,便宜、高效、皮实且能直接作用于果园低温区的设备。他以农用燃油三轮车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带动风机,空压机压缩柴油在风机腹腔内燃烧加热吸入冷空气为原理,通过反复试制和改进,2024年4月,40台“御凛牌移动式防霜机” 在果园进行了试运行。数据显示,10分钟内,果园温度从-1.7C°提高到了3.5C°。
“前段时间全国范围大降温,陕西用户反馈使用效果非常好,使果园温度提升了3C°。并且我们的设备每亩油耗只有60元,整台设备相比市场上同类产品只需要三万多元,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为了进一步提升设备性价比,李宏江还增加了好几种附加功能,实现了“一机多用”。
来自庆城县赤城乡果业合作社的樊积盛饶有兴致地说:“我们合作社拥有一千多亩果园,晚春霜冻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今天看了这几种设备的演示,让我看到了转机。希望下一步县上能出台相关奖补政策,我们能早日用上新型防霜设备,希望全村的果园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