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庆阳4月30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实习记者屈莹)“秸秆、粪污制成菌棒,废菌包发酵为有机菌肥还田,形成‘秸秆种菌—菌渣肥田—土壤改良’循环。”近日,甘肃省“挑大梁 作标杆 庆阳高质量奋进谱新篇”集中采访活动走进镇原县,在该县开边镇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开边镇党委书记刘玫梅向记者现场解读当地“菌菜轮作”闭环模式。
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种植的羊肚菌(央广网发 马悦 摄)
“三元双向”系庆阳市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是以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在三个产业之间双向闭合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先后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所在的开边镇,处在全县瓜菜产业“三带三区”茹河川区核心地带。近两年来,该镇按照“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三元双向、集群发展”总体思路,以茹河川区为轴心,以现代农业示范镇为目标,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刘玫梅告诉记者,菌肥使周边果园有机质提升30%,苹果单产增15%,化肥用量减20%。她坦言,86座日光温室配备智慧农业系统,实现温湿度一键调控,设施农业优势明显,不仅收入可观,还能减少天灾影响,让农民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
谈到设施农业的增效密码时,刘玫梅以具体种植数据为例展开:“两亩四分地的大棚,单种南瓜一年亩产1万斤,按每斤6元算,一亩地收入能达6万元。要是种羊肚菌,亩产1200斤-2000斤,全国平均水平才700斤,最低按50元/斤算,一亩收入至少6万元,最高能到12万元,是普通土地收益的60倍-120倍。”
开边镇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仅仅是庆阳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庆阳市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省、市打造“甘味”品牌矩阵、加快“甘味出陇出海”工作部署要求,着力建机制、提品质、育主体、塑品牌、拓市场,引领带动整市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