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劳模风采】刘小兵:发展多种产业 带领群众致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孙玉珍)4月27日,当接过“庆阳市劳动模范”那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时,刘小兵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大,带领村民发展多种产业的信心更足。怀揣着这份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荣誉,他又奔忙在“羊+椒+粮+瓜+杏”的“四+”辅助多元增收产业中,在这片养育他的黄土地上与村民们一起劳作、探索、推广,为乡村振兴、村民致富而努力。

2013年,刘小兵当选为环县曲子镇西沟村党支部书记。位于环县西南部的西沟村,有耕地面积1.8万亩,辖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10户1810人,以传统农业和养羊业为主。刘小兵成为村里的带头人后,坚持党员引领,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定了在抓好草羊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多种产业的增收致富新格局。

为此,刘小兵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党组织统领经济发展优势,探索推行“党总支部+联合社+合作社+社员”的“村社合一”模式,他担任环县西沟众鑫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压责任、压任务。通过组织凝聚党员、党员推动产业、产业助推群众致富的党建引领脱贫致富新路径,促进产业壮大、农民增收、党建提标。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西沟村成立了7个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草产业合作社、1个全日粮饲料加工专业合作社,实现了9个村民小组合作社全覆盖,9个合作社全部加入由党总支部领办的众鑫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九社联合,村党支部与联合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抓产业。形成了党总支部作决策、定规划,联合社建机制、搞服务,合作社联农户、建基地,种养户全入社、搞生产,四类主体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共同构建起“户户入社、组组建社、九社联合、村社合一”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组织化体系。

截止到2023年底,全村羊只饲养量7万只,户均养羊100只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万元。

今年以来,刘小兵又带领全体村民持续挖掘本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布局“羊+”产业,探索示范推动“羊+椒+粮+瓜+杏”的“四+”辅助多元增收产业,种植朝天椒和线椒1050亩,托管种植黏糜子2519亩,规模托管种植甜玉米540亩,种植甜瓜品种4个47亩,改造的1000亩红太阳山杏已达到初果期,除羊产业之外的各项产业预计可收入500万元。

如今的西沟村产业旺了、民心顺了、风气好了、干劲足了,群众共同体意识越来越强,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初步形成了基层组织全面过硬、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利益联结日益紧密、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村风民风焕然一新的良好发展局面。

作为带领全村走上致富道路的带头人刘小兵,因为优异的成绩当选为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庆阳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先后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2025年,被评为庆阳市劳动模范。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李博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