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劳动托举复兴梦想,双手开创美好未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奋斗中,亿万人民迎来“五一”这个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的节日。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被表彰。甘肃省共有31人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4人荣获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促进事业发展、推动时代进步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中这句古老的箴言,穿越两千余年时光,依然在新时代的苍穹下熠熠生辉。千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时代,传扬着亿万劳动人民的铿锵礼赞。当2426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名单在春风中徐徐展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份表彰名录,更是一部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时代史诗。
劳动最是有范儿,奋进抵达梦想。劳动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我存在,我创造,我改变。陇原大地上,农民看着秧苗抽穗时的微笑、程序员解决bug时的畅快、教师见证学生成长时的欣慰——这些瞬间的感动,是任何算法都无法复制的珍贵体验。从石器时代的打磨工具,到工业时代的机器轰鸣,再到数字时代的智能算法,劳动的形式在不断演变,但劳动的本质从未改变。
千万双手,托举起千灯万盏的幸福生活。100年前,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胜利闭幕时,“奋斗,奋斗,奋斗到底”的口号响彻全场,激励千百万劳动群众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奋斗不息、砥砺前行。今天,党领导14亿多人民正意气风发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
匠心聚,百业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广袤田野上,农民用勤劳的双手播种希望,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繁忙车间里,工人以精湛的技艺锻造精品,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实验室的灯光下,科研人员以孜孜不倦的探索突破技术壁垒,让“中国创造”闪耀全球;城市街巷中,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等普通劳动者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不平凡的担当……每份劳动,都让平凡的日子闪闪发光。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2426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当代中国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鲜活缩影。致敬劳动者,就是致敬创造历史的人民力量;礼赞劳动精神,就是礼赞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颂歌。以劳动筑基,用奋斗开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当亿万普通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当“劳动最光荣”成为深入人心的价值理念,中国号巨轮必将在新时代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