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甘肃庆阳借香包民俗文化节促非遗资源变产业优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月8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以“相约庆阳·包容天下”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将于5月29日至6月2日在庆阳市西峰区举办。此次节会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促产”的融合发展思路,打破传统文旅节会单一发展的模式,探索构建“文化+农业+旅游+商贸”多维协同的新格局,推动非遗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创新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开启了以“百村兴旅、千号助农、万户联农”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新篇章,有效推动了全市文旅及香包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非遗保护体系化、文创产业规模化、品牌矩阵立体化、数字传播创新化。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将突出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弘扬,策划安排一系列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重点推出民间文化达人故事汇、群众文化展演、书香庆阳端午诗会等12项特色活动,通过“非遗+体验”“民俗+短视频”等创新形式,实现传统民俗的现代表达、简朴场景的创意升华,完整展现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等代表性非遗项目的技艺精髓和制作流程,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庆阳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节会将积极探索“非遗+”多元融合路径,依托庆阳本地算力优势以及AI、VR、智能交互等技术,打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新生态,努力实现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实践,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真正走进百姓生活、走向全国舞台。同时,庆阳将深入挖掘非遗品牌价值,推动非遗技艺与本地农产品深度融合。

去年以来,庆阳通过实施以文化内涵挖掘行动、大景区建设行动、产业链培育行动、全民宣传推广行动、管理服务升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文旅产业“五大行动”,加快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庆阳将推出两条“可游、可学、可购”的沉浸式体验线路,有机串联农耕文化、红色教育、非遗工坊等资源节点,打造集文化体验、研学教育、消费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型文旅产品体系,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此外,庆阳将精心策划举办农文旅融合发展招商引资推介大会,采取“政策发布+项目推介+资本对接+签约落地”四位一体运作模式,搭建政企银智多方协作平台,聚焦文化旅游、数字经济、能源化工、农业产业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契合国家战略、彰显庆阳特色的优质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庆阳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实习生 蒲晓婷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