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镇原
党旗下流动 流动中生辉 ——镇原县方山乡全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 通讯员 薛广亮)实现全乡139名流动党员台账动态管理,更新信息数据247条;督促21名流动党员通过甘肃党建“一键报到”,实现省内纳管全覆盖;将18名流动党员纳入后备干部培养,选拔6名返乡流动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

2024年以来,镇原县方山乡党委聚焦跟踪联系、学习教育、服务管理及作用发挥等重点环节,在基础动作上优化提升,在创新动作上聚焦发力,让流动党员在党旗下流动,在流动中生辉。

“三项举措”  强化跟踪管理

针对流动党员占比较高、流动相对分散、教育管理欠缺、作用发挥不力等问题,方山乡党委通过台账式动态运转、党员点对点联系、党支部协同管理,形成流动党员跟踪管理闭环。

坚持“台账式”动态管理,逐步摸清流动党员底数、信息,采取微信找、入户查、电话访等方式,实现全乡139名流动党员台账动态管理,更新信息数据247条。

构建“全周期”跟踪联系,建立流动党员“行前、途中、回归”报告制度,择优推选32名支委委员与流动党员建立“一对一”月跟踪模式,累计跟踪服务1395次,传达学习要求278次。

推进“联动化”协同共管,每季度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沟通、双重管理,为4名符合条件的流动党员转接正式组织关系,实现应转尽转,督促21名流动党员通过甘肃党建“一键报到”,实现省内纳管全覆盖。

“三种途径”  增强党性修养

方山乡运用线上推学、返乡补学、邮寄送学相结合的方式,狠抓学习,实现流动党员分时分类精准教育。

线上云端推学,坚持把支部建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用好流动党员微信联系群、建好“周五网络课堂”,累计开展学习活动8场次,推送学习资料314条,组织流动党员“线上”参加学习教育比例达90.6%,成为流动党员日常教育新模式。

返乡集中补学,有效利用春节、清明、中秋等流动党员返乡“窗口期”,组织返乡流动党员集中参加“三会一课”、党员冬训26场次,开展志愿服务34场次、专题座谈会2场次,流动党员返乡参加组织生活的比例达95.7%,有效夯实流动党员党性根基。

邮寄速递送学,依据当前学习重点和流动党员需求,通过邮寄学习资料、《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红色锦囊”,持续增强党员归属感,助力流动党员居家自学。

“三个方法”  提升服务质效

方山乡持续推进“雏雁培育”行动、落实走访慰问机制、搭建创业帮扶平台,助力流动党员规范服务。

注重从高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返乡流动党员中储备选拔干部,将18名流动党员纳入后备干部培养,选拔6名返乡流动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2名致富带头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有效发挥优秀流动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组织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家中留守儿童、年迈父母、患病亲属进行走访慰问,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及时解决党员难题,累计走访慰问困难流动党员家属22名,开展志愿服务16次,解决实际困难37件。

鼓励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加强党员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已经涌现出方庄村席甲兵、贾山村杨明金、关山村白生银等典型代表,通过种养殖产业,带动全乡群众和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中坚力量。

“三类实践”  发挥典型示范

为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方山乡积极开展亮明身份、牵线搭桥、建言献策等实践活动。

依托流入地党组织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导流出党员主动亮明身份、踊跃认领岗位,积极投身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39次,以实际行动展现党员先锋形象。   

大力推进“群雁返哺”行动,鼓励流动党员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引企、引资、引技等方面为家乡牵线搭桥。动员流动党员主动参与全乡“微光·十百千”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共提供就业、医疗、消费扶贫等信息26条,帮办实事129条,为家乡群众贡献力量。

常态化开展“流动党员为家乡提建议”活动,广泛征集流动党员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10条,其中4条已转化为今年党组织书记“开年一件事”清单,5月底前将全面落实到位,有效推动流动党员两地起作用。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