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正宁
根雕艺人彭晓峰:巧手雕琢让枯木逢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也”,但正宁县根雕艺人彭晓峰,却化“朽木”为神奇的巧手,创作出了上百件根雕作品,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根雕艺术家。

走进彭晓峰的根雕艺术馆,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艺术气息,仿佛走进了别致的世外园林,目之所及都是闪耀着岁月光芒的奇特根雕,形态各异、颜色不一,栩栩如生,有的形似猛虎狂啸,有的形似神马奔腾……每一件作品都蕴藏着历史的篇章,演奏着不朽的乐章,见证着生命的伟大、精神的顽强。

“我今年都50多岁了,快六十岁了,从事根雕20多年,我很热爱这一方面,觉得把我这个爱好能变成我的事业,确实没有违背我的初衷。”根雕艺人彭晓峰说。

自然造根,千奇百怪。在彭晓峰看来,根艺创作就是对这些天然材质及形态之上的提炼和发挥,力求每件作品绝不雷同,这也是根艺创作的魅力所在。乱而未朽之根,丑而怪诞之木,成为一件件根艺佳作,离不开雕刻人的艺术构思与取舍加工。根雕创作很艰苦,在收藏根雕之余,自学成才的彭晓峰经常在家潜心研究根雕,从选材、造型、构思、制作直到命名,他都要细细揣摩斟酌,精雕细琢,全神贯注。

为了寻觅制作根雕的材料,工作之余,他去过各地很多地方寻觅树根。根雕收藏十分不易,值得收藏的树根许多时候是可遇不可求的。都说朽木不可雕,但在根雕收藏爱好者彭晓峰看来,对一些被人们丢弃的无用树根进行雕刻创作,赋予它新的生命,这些朽木枯根也会重获灵性,给人们带来视觉和思想上的震撼。

“近几年,通过省市县举办的一些文化活动,对文化产业起到了很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关注度也提高了,我创作了好多作品也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觉得这就把我的一些价值体现出来了,我觉得很欣慰。经过这二十几年的根雕创作和艺术沉淀,我对根雕这门艺术形式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后面我把这些东西都会融入到我的根雕创作里面,把这份热爱继续保持下去,把我这份事业继续做下去。”根雕艺人彭晓峰说。

近年来,他创作的多个根雕作品被省内外根艺爱好者所收藏,作品多次展出。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勤奋长创作,创作根雕作品200余件,也先后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彭晓峰怀着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继续书写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正宁融媒记者:王家驹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