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合水
【乡村行看振兴】合水:产业“造血”稳根基 就业“活血”富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就业为本。近年来,合水县以特色产业为引擎,以公益性岗位为保障,“双轮驱动”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日,记者走进吉岘镇丑家川村的朝天椒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丑军平正忙着覆膜、盖土,动作娴熟利落。丑军平在这里务工已经十多天了,每天都可以获取100元的务工工资,他告诉记者,覆膜结束后,还会继续参与栽植和除草,务工收入让他的家庭条件改善了不少。

这片占地百余亩的朝天椒种植基地,是吉岘镇今年重点打造的特色农业项目。按照“设施瓜菜扩规、特色蔬菜增效”的发展思路,吉岘镇抢抓政策机遇,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企业成立合水县优胜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朝天椒800余亩。该基地建成后,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技术培训三重联动,预计可带动300余人次就近就业,户均增收超5000元。

产业造血的同时,合水县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创新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西华池镇师家庄村的雷广伟便是受益者之一。53岁的他因年龄大、缺技能,曾长期面临就业困境。如今作为村级保洁员,每年1万元的收入对于他来说是重要的经济支撑。他每天准时上岗,仔细清理路边“三堆五乱”。“我很珍惜这份工作,村子干净整洁,让我很有成就感。”雷广伟说。

从朝天椒基地的“火红产业”到公益岗位的“暖心保障”,合水县正走出一条“产业造血+就业帮扶”的乡村振兴之路。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建成5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年种植面积达10.37万亩。2006年以来,先后开发公益性岗位1920个,设置爱心理发员、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员、乡村绿化员、乡村水电保障员、乡村公益设施管理员等类别,从事乡村公共服务工作,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端稳“致富饭碗”。

记者 柴婧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