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移动数智化的甘肃拼图③】四链融合锚定数智人才培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央广网兰州5月16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见习记者寇刚)人才是数智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作为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贯通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打破了传统模式上的科、教、产之间的壁垒,使得科技与教育优势互补、科研成果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更加贴合产业需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原院长樊建平公开表示。

对此,甘肃移动锚定“四链融合”,就如何使教育链驱动人才链,人才链服务产业链,产业链迸发创新链进行探索,通过一系列举措积极构建数智人才培育体系。

期间,与兰州大学成立了“西部算力技术研究院”,在云和算网、人工智能等六大创新领域“揭榜挂帅”共育创新人才;联合省内校企成立“甘肃省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甘肃5G联合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甘肃工业各领域的融合创新;联合甘肃农业大学及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共同发起组建“全国5G数智赋能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助力乡村振兴……

构建AI创新人才池 甘肃移动的“算”与“法”

2023年11月12日,甘肃移动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建西部算力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算力领域科学研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甘肃移动与兰州大学签约现场(央广网发 甘肃移动供图)

根据协议,甘肃移动每年向研究院提供专项科研经费用于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围绕算力网络“卡脖子”技术开展联合科研攻关,联合培养人才。

具体操作中,首创了“企业命题-高校揭榜-联合攻坚”揭榜挂帅模式,搭配“企业导师+学术导师”双轨育人机制。在云和算网、人工智能等六大创新领域,以“揭榜挂帅”的创新方式面向全校科研团队发布研究课题。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课题预算经费,甘肃移动承诺“上不封顶”。

记者了解到,目前,校企双方投入百余名研发人员,组建了6支联合攻关课题组,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异构算力调度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攻坚。

“合作中,学校精准把握行业脉搏与市场风向,动态调整科研布局,使科研工作靶向精准,大幅提升科研成果的实战效能。”兰州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阎石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说,“同时,‘揭榜挂帅’这种模式不仅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更重要的是为高校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接触产业实际需求的宝贵机会。通过实践,他们的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锤炼。”

阎石说,当前西部算力技术研究院以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和甘肃打造算力新高地为契机,正在加速产学研协同转化发展,力争三年内孵化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为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智力支撑。

甘肃移动战略科创部副总经理刘伟海表示,甘肃移动将进一步加大与兰州大学在西部算力技术研究院框架下的合作深度,重点在具身智能、行业大模型应用、数据治理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同时,推动西部算力技术研究院有效融入甘肃高等研究院数算电研究领域,为新时代甘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据悉,甘肃移动还依托高等院校大力推进企业在职博、硕士人才培养。“今年,甘肃移动争取到8个博士名额,其中华中科技大学2个、兰州大学6个。通过这种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人才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为甘肃AI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刘伟海说。

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如何炼成?

牵头成立“甘肃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院5G产业分院”,联合组建了甘肃省智慧矿山服务产业联盟、5G+北斗应用示范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近年来,甘肃移动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打造实训基地、研发基地、应用推广基地,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发展。

去年,随着甘肃移动在酒钢西沟矿采面完成当地首个5G-A示范站建设开通,实现5G-A 3CC网络部署,酒钢西沟矿正式进入5G-A新时代。

矿工们像打游戏一样完成采矿作业(央广网发 甘肃移动供图)

5G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智慧矿山建设带来了更多可能。就西沟矿区而言,基于生产流的穿孔、铲装、运输、破碎、筛分完整作业工序实现了远程控制或者无人化作业,基于数据流的矿山质量勘测、生产管理、物料管理、配矿、卡车调度、矿量统计等实现了全流程数据化。

“以前谁都知道,矿工的工作又脏又累,还危险,安全事故和职业病是悬在矿工头顶上的两把刀。”在矿工张师傅眼中,如今的西沟矿,矿工们不但可以坐在空调房里像打游戏一样工作,甚至很多工作都是全自动操作,工人只需完成指令动作即可,“这些在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

5G智慧矿山的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对于矿工而言,更是一份安全和体面。

据了解,近年来甘肃移动凭借自有信息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了一个又一个“西沟矿”,先后建成智慧工厂20余个。

“在这个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核心目标之一。”刘伟海告诉记者,甘肃移动联合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省内高校成立甘肃省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一方面,高校学生和科研人员能够深入了解工业领域的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也能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据悉,通过这种模式,甘肃省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已累计为甘肃省工业企业提供93项解决方案。

用实用型数智人才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养蜂产业是天水市重点发展的特色畜牧产业,麦积区石咀森源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中蜂1200余群,年产蜂蜜18吨,年产值200余万元。

麦积区石咀森源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智慧蜂场(央广网发 麦积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该合作社在甘肃移动5G+技术的加持下建成智慧蜂场,利用物联网、北斗定位、移动网络通信等信息感知技术,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将物联网智慧蜂场和互联网蜜蜂认养商业化运营相结合,打造集“蜜蜂健康状态实时监测、蜂产品生产全过程可视化溯源、养蜂文化互动体验”为一体的智慧养蜂产供销云平台。

数字化蜂场系统用于蜂箱位置信息、温湿度及噪声环境参数信息、视频信息的收集。蜂农通过APP可远程实时查看、掌握蜜蜂健康状态,当蜂箱参数出现异常状态时,会自动报警。

该蜂场是甘肃移动利用5G数智赋能农业的一个缩影。

2023年11月,甘肃移动联合甘肃农业大学及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组建“全国5G数智赋能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开展新型农业信息化技术课题研究、开发特色教材、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等方式,培养出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实用型AI人才。

“作为共同体的牵头单位之一,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曾乐强说。

5G通信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全国5G数智赋能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发挥资源聚集优势,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展智慧农业、5G数智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打造产教布局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

记者了解到,在共同体的支撑下,甘肃移动一方面依托“5G联合创新中心”,与甘肃农业大学共同开展新型农业信息化技术、5G智慧农业应用项目课题研究,促进新型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为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大力推进项目课程开发、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改革,紧密贴合产业和行业发展水平、企业和岗位实际需求,共同开发地方特色教材和校本教材,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刘伟海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一大批能够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实用型人才,不仅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更是从社会发展均衡性的高度出发,将AI技术应用拓展到乡村地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来看,甘肃移动的这一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意义,为其他地区利用AI技术推动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人才培育模式,亦在通信行业助力社会发展中,展现了甘肃移动的担当与作为。”刘伟海说。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