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宁县
宁县:主动作为破旧俗 文明新风入人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彩礼是两个家庭对一对新人的祝福,不是交易的筹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抵制高额彩礼、反对铺张浪费,积极争做婚俗改革的倡导者、践行者,做文明新人,建和谐家庭。”今年5月20日,在宁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大厅,来自新庄镇的一对新人刘凯和石楠正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脸上溢出幸福的笑容,“在筹备婚事时,双方家庭不仅摒弃了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选择低彩礼,还在结婚当日缩减宴席标准和人数。”

从“高额彩礼”到“杜绝攀比”、从“大操大办”到“简约新风”……这样的转变并非偶然,得益于宁县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主动作为,通过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尚,让群众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支持”。


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民政局、县妇联为新人举行集体颁证仪式(资料图)

近年来,宁县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宣传引导、村规民约等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主动革除陈规陋习,弘扬传统美德,推动乡村文明新风工作深入人心。

群众的观念要改变,少不了丰富的宣传载体。为此,宁县以文明实践阵地为支点,通过整合志愿者、移风易俗宣讲员等力量,深入各乡镇开展“新思想 革陋习 树新风”移风易俗宣传宣讲活动,加大培育宣传“低彩礼 零彩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切实增强广大群众推动婚丧习俗改革、倡导文明新风的自觉性。同时,还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开设“治理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推行丧事简办,推动移风易俗”专栏,广泛宣传高额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的危害和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发放“十抵制、十提倡”宣传资料、《宁县治理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倡议书》等,悬挂张贴横幅海报,切实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动乡风民风向上向善。


宁县举行“浪漫七夕执手相约 

移风易俗青年”先行集体婚礼(资料图)

如何推动移风易俗见行见效?宁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并结合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与群众需求,通过挖掘县内非遗等文化资源,组织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我们的节日·元宵、清明、端午”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80多场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值得一提的是,宁县还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阅读需求,优化整合图书资源,线上线下合力开展全民阅读、读书分享、送书上门、图书漂流等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并加大文明实践力度,以小品、相声、剪纸、家风故事分享等新形式宣传典型,引导群众摒弃陋习、树立新风。

随着对文明实践的宣传力度加大,文艺节目《移风易俗树新风三句半》《移风易俗靠大家三字经》《“小块板”礼赞“大文明”》、短视频《推行“丧事简办”,推动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等一大批文艺节目的创作推出,用群众身边最生动的“教材”,让文明实践成果在基层落地生根。


宁县妇联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宣传活动(资料图)

移风易俗,关键要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宁县以开展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建设年行动为契机,深化“一进一出”文明实践新模式,对进入市级品牌库的“乡村微讲堂”“重情尚礼·宁州新风”“宁州新风艺术团文化惠民”等3个品牌项目和宁县“乐万家”文化惠民品牌活动进行全程跟踪、动态调整和巩固提升,并指导18个乡镇积极打造“五微社区”“五色新风”等特色文明实践品牌,持续深化“身边好人”品牌文明实践工作室建设,不断擦亮文明实践品牌名片,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全媒体记者 李建强 通讯员 王婷)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