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白勇涛)盛夏时节,走进太平镇柳咀村登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苹果园,一棵棵果树整齐排列,工人们穿梭其间,进行细心管护。
“近两年我一直在合作社的果园干活,主要负责修剪、拣果子等,一年能挣两万多元。”太平镇柳咀村村民余宗先说,除了务工,他自己家里还有30多棵苹果树,一年产出的苹果能卖一万多元。
李登民是太平镇柳咀村最早一批栽植苹果树的农户,通过多年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已经成了当地有名的苹果“土专家”和产业示范大户。“我的果园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达到300亩。去年苹果长势好,卖了200多万元,今年苹果坐果也很好,现在正进行人工疏果,今年预计产量比去年还能高一点。”李登民说。
为了扩大种植规模,提升果品质量,李登民成立了登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品种。“合作社拥有果园500余亩,‘甘庆红’品牌苹果年产量40万斤,畅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年收入突破150万元。”李登民说。
如今,凭借适宜的自然条件和成熟的种植、管理技术,登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庆阳居立公司达成框架协议,每年为居立公司一次性供货150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苹果产业发展和区域品牌升级。同时,还带动周边农户通过种植、销售苹果收入上百万元,吸纳群众务工4000多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0余万元,
同样在位于柳咀村的甘肃泽之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里,鲜嫩的小葱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将收割的小葱装箱运往附近的各大商超和菜市场。
“我们1月份种植的小葱,4月份至入冬前一共能收割4茬。现在小葱亩产量能达到2600多斤,市场价格也比较好。”甘肃泽之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建宇说。
近年来,柳咀村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呈现出产业活力旺、乡村振兴动能足的良好态势。同时,积极借鉴环县庄子峁等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托北石窟寺、北石窟驿的历史文化资源及蒲河、茹河两河交汇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石窟观赏等多元业态,探索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村。目前,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120亩,带动本地200余名群众就业,创收超100万元;举办民俗文化活动5场(次),引导39户村民在景区及沿街商铺开设书画作品、特色饮食、农特产品展销店铺,30户村民在古镇集市摆设摊位销售农特产品,30多名村民从事保安保洁等后勤服务工作,百余户村民参与网络直播带货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