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10个月大的贝贝因甲基丙二酸血症全身瘫软如泥,头控不足2秒,吞咽功能几近丧失。22个月后,这个曾被判定“康复无望”的孩子在治疗师搀扶下迈出人生第一步。
奇迹发生于庆阳市康复医院,作为庆阳首家公立康复专科医院,自2023年12月运营以来,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引擎,将“仁爱”融入制度设计、技术革新与服务重构,为3000余名康复患者筑起生命尊严防线。
仁术:技术破壁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前不久,53岁的电力工人芮某遭遇意外,从10米高空跌落,头胸腹部、骨盆、左下肢及双踝等多处严重骨折,生命垂危。经西安某三甲医院ICU紧急抢救,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他转入庆阳市康复医院骨关节康复科,开启了一场艰难的康复之战。面对这一复杂病例,科室康复团队量身定制了分阶段康复方案:一期治疗通过针对性训练改善心肺功能,同步实施营养支持与药物调理纠正贫血;二期治疗转向功能重建,从四肢肌力恢复与关节活动度训练入手,循序渐进推进。经过三个月系统康复,芮某不仅能独立行走,更能自主完成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实现了从卧床不起到生活自理。康复出院当日,芮某带着诚意将一面锦旗送到主治医生手中,这面锦旗,不仅是患者重获站立能力的见证,更凝聚着庆阳市康复医院以科学方案、扎实技术为重伤患者点燃希望的医者初心。
庆阳市康复医院自建院以来,聚力打造“1+2+3”专科集群,即1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2个市级中医优势专科、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核心技术指标跨越式提升,主要病种诊疗效率提高20%,患者功能恢复率达92%,中医药技术应用率达78%。
▲成人康复治疗区PT训练大厅。
一项项指标提升的背后,是刀刃向内的改革,庆阳市康复医院率先引进数字化步态分析、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等30余项前沿技术,脑卒中患者康复周期缩短18%。在分层级协作网络中,与甘肃省中医院等4家省级医院组建专科联盟,开通双向转诊通道。同时,进行医疗资源下沉,2024年开展下乡义诊20余次,为2200名群众实现早诊早治,基层康复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老年康复科医生晨间查房。
作为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重点实施单位,医院以“康医融合”为发展路径,专注于提供覆盖“全人群、全周期、全病种”的综合康复服务,致力于打造成为陇东地区的康复医疗高地。医院建立“周调度、月分析、季督查”机制,以精细化运营推动质效双升,通过HRP系统集群实现人财物一体化管理,运营效率提升35%,管理成本下降22%。深度融入南北区医疗集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100%完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节省费用超2万元。
仁心:托底“悬崖边”家庭 不让经济压垮希望
“脑瘫康复一年自费近10万元,我们差点卖房!”这样的困境在残疾儿童家庭中屡见不鲜。庆阳市康复医院始终心系残疾儿童,为了减轻这些家庭的经济负担,创新推出保障机制。医院设置了“医保报销+救助资金”的二重防线,将脑瘫、孤独症等12类病种纳入全周期保障,同步推出“2人资金整合”模式,通过统筹医保与项目资金,救助范围扩大18.6%,惠及300个家庭。
▲儿童康复科儿童进行作业训练。
两年来,庆阳市康复医院完成1378人次残疾儿童筛查,孤独症患儿干预时间平均提前1.8年;开发《家庭康复指导手册》,家长培训60场,居家康复执行率不断提升;开设寒暑假“学习困难专班”,为500余名儿童提供行为干预,85%症状改善。
▲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手术。
庆阳市委市政府将庆阳市康复医院建设列为重点民生工程推进,主要领导实地调研督导,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市委组织部、市编办联合市人社局通过市直骨干调配、全国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开选聘、临时聘用等五种方式同步发力,实现运营首年专业技术人员储备达196名,其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比达40%。针对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少、报销难”的突出问题,市医保局主动调整政策,将康复诊疗项目从4项扩展至6项,重点覆盖运动疗法、言语训练等核心需求,政策实施首月即惠及110个患儿家庭,切实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此外,市卫建委、市残联也在软硬件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庆阳市康复医院医生进行康复技能培训。
仁爱:人文之光照亮康复“最后一公里”
走进3400平方米的儿童康复区,防撞软包墙面绘满彩虹,多感官训练室的光影在地垫上流动。5岁的脑瘫患儿大宝坐在定制轮椅上,灵活绕过障碍物,特教老师引导孩子抓握积木。“温暖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治愈力,色彩心理学设计让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40%。”康复治疗区负责人说。
▲儿童康复治疗区情景模拟教室。
深切的人文关怀深植于庆阳市康复医院,对每一位患者全周期陪伴,创新施行“医教康护家”五位一体模式,年开展家长心理疏导60场,覆盖家庭300余个。通过个性化疗愈,为老年患者实施“关怀式康复”,中青年用“激励式方案”,儿童开展“鼓励式训练”。在康复医院的各个角落,暖心的画面不断上演。医护人员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全程代办手续,让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倍感安心;保安师傅更是以高尚的品德树立了榜样,在过去2年里多次拾金不昧。在这家医院,每一个人都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关怀,共同构筑起了“人人都是关怀者”的和谐医疗环境。
▲听视力康复科医生进行眼科手术。
78岁的柳先生因“脑出血”在庆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1个月后,为进一步治疗,转入庆阳市康复医院。入院时,神志呈嗜睡状态,需通过鼻饲管进食流质食物,无法言语,右侧肢体无法活动,饮水时频繁呛咳,且肺部感染,整体状况不容乐观。针对患者复杂病情,医生迅速启动早期床旁康复干预:通过心肺功能康复改善呼吸循环状态,系统开展吞咽功能训练与言语康复治疗,配合针刺疗法与肌肉电刺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经过规范治疗,患者康复进程显著,目前神志已转为清醒状态,能进食普通饮食(如面片),能够进行简单对话;肺部感染症状显著改善,无须吸氧即可自主活动。谈及治疗体验,家属感慨道:“病房环境舒适温馨,有家的归属感,特别利于康复,医护人员态度亲切温和,像家人一样贴心,我们对后续治疗充满信心,争取早日康复!”
▲骨关节康复科医生会诊。
医院将便民服务纳入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24小时出院结算、免费轮椅雨具、无障碍卫生间全覆盖,开展“一次挂号管三天”“院领导接待日”等创新服务,患者满意度达98%。
两年间,庆阳市康复医院交出温暖答卷,通过技术普惠,专科联盟与智慧医疗让庆阳老百姓享受省级优质资源,创新“二重保障”机制破解“康复致贫”,极致的人文关怀,将尊严注入每个医疗细节。2025年上半年服务量1.73万人次,同比增长207.7%,吸引了在外地就医的300余名本地残疾儿童返回家乡,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区域患者外转率稳定在5%以内。
▲神经康复科医生业务查房。
这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终将让每一道生命微光都尊严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