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李建强)从作风建设持续向好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到先锋引领作用显现……在宁县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有一面旗帜指引方向、鼓舞士气,就是高高飘扬的党旗。
近年来,宁县以“五大工程”为统揽,以巡视整改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五大融合”行动,持续不懈在守牢底线、规范基础、破解难题、打造亮点上下功夫,让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新跃升。
突出政治引领夯实党建基础
县级领导班子带头示范,高标准开展专题读书班、集体学习、研讨交流、警示教育;
组建专班开展明察暗访、查纠整治,严肃查处违规吃喝、违规接待等问题;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处置工作机制、会议决策监督制度、村级组织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监督办法等;
……
为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宁县坚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坚决扛牢政治责任,迅速安排部署,跟进调度抓促,一体推进“学查改”,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县实践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为夯实党建基础,宁县不断强化思想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完善“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课和主课地位,通过举办农民党员培训班、城市社区培训班、机关事业单位培训班、年轻党员干部及关键岗位专题培训班,建立“三级联考”机制,力促党员干部抓学习、提能力、强素质。
宁县还以《宁县红色研学旅游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中确定的5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活动阵地,组织各单位党员干部、新任职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新发展对象等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健全组织体系提升党建效能
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企业联合党支部成立于2024年,共有8名党员,服务于川石建材、北方玻璃、航天科技3家企业。今年以来,该党支部坚持以创建非公企业“双强六好”联合党组织为目标,统筹科技创新、数智赋能、产业创新等重点工作,成立了科技创新小组,创建了“党建+科技创新”党建品牌,积极开展“科创”党员突击队等活动,大力拓展“低空+”行业多个应用场景,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为突出融合互促、提升基层党建质效,宁县坚持分领域、明方向、抓重点、促融合、提质效,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层面、全过程,持续推进“一(村)社一品”党建品牌创建,形成了“党群微家”“红色驿站”“红‘煤’花开”“山川生香”“泽润宁州”等一批党建品牌,不断提升服务品质。
针对基层党建质量不高的问题,宁县通过召开会议和下发工作提示,提前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并加强“危旧狭小”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扎实做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采取“四个一”措施做好整顿工作。坚持好中选优、精准选派驻村干部,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强化人文关怀和考核激励,实现干部“驻村”更“助村”。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和资金,提升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2024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395.88万元。
宁县还按照“党建+多元共治”的思路,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推进县、乡、社区三级联动,先后组织115个单位党组织、2416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强化先锋引领发挥示范作用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借助党的好政策,村上这几年变化很大,修好了通村水泥路,建起了新农村房屋和文化广场,金银花和苹果产业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大家过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宁县盘克镇形赤村党支部书记王斌赟说。
这几年,王斌赟带领村“两委”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并对村集体的20亩果园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使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的收入逐年增长。
宁县深入实施先锋引领工程,坚持从严把好入口,持续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不断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宁县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从严把关审核党员发展力度,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靠实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责任,运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严格规范党员言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理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落实管理措施,疏通党员出口,不断净化党员队伍。
此外,宁县积极探索丰富党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措施和载体,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引导党员在服务群众、项目建设等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