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南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华池县怀安乡始终牢记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持“怀柔安远·文明先行”的发展理念,以巩固深化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成果为基石,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涵育、治理效能提升与特色产业升级四大工程,全力绘就“生态美、乡风淳、产业旺”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扮靓乡村颜值,让“院景”变身“钱景”
怀安乡以乡村文明示范村评选标准为“指挥棒”,锚定打造“和美怀安”的目标,全面开启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从街道巷道的清洁到村庄周边的绿化,从庭院布局的规划到环境氛围的美化,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打磨。在这场环境整治攻坚战中,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清理垃圾、整治环境;志愿者积极响应,用热情和行动感染身边人;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共同为家乡的美丽蜕变贡献力量。
为充分挖掘乡村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潜力,怀安乡以美丽庭院示范户评选为重要抓手,鼓励村民利用家庭院落、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如今,在怀安乡的各个村落,葡萄藤沿着篱笆攀爬,成为一道道绿色的风景线;庭院里的养殖产业蓬勃发展,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更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人居环境的优化与乡村颜值的提升,让乡村从单纯的居住空间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经济载体。
创新文明实践,推动“习俗”转化“新风”
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渠道。怀安乡组建了9支涵盖不同领域、各具特色的宣讲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广泛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宣讲活动。宣讲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将党的创新理论讲得深入浅出,让党的声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怀安乡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聚焦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关爱服务活动。一次次暖心的问候,一份份贴心的帮助,不仅解决了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为乡村民生服务增添了浓浓的温情色彩。
文化活动是凝聚民心、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2024年,怀安乡举办的“怀安之夏”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周暨群众文化艺术节、农民运动会等20余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踊跃参与。这些活动以“小切口”展现“大文明”,让村民在欢声笑语中提升了文明素养,构建起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文明创建格局。
深化道德教育,实现“被治”迈向“自治”
移风易俗是培育文明乡风的关键环节。怀安乡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推行“1532”激励约束机制,对8部村规民约进行更新完善。370名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红榜表扬、黑榜督促的方式,累计表扬先进典型210人,转化落后对象30人,并投入20万元用于积分物资兑换,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怀安乡高标准打造廉政文化馆和乡村记忆馆,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将“两馆”建设成为传承乡土文化、增强村民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村民们可以回顾乡村的发展历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乡村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基层治理方面,怀安乡将“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引入移风易俗动态监管领域,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和网格员的作用。对发现的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做到提前介入、主动干预、积极引导、严格把关,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简朴的婚丧习俗,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
壮大特色产业,助力“输血”升级“造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怀安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建成中药材种苗生态化及种子标准化繁育基地和山区仿野生黄芪种植基地各1处,带动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新品种朝天椒、螺丝菜等蔬菜种植,打造千亩级蔬菜种植基地;引进礼泉鑫森双利菌业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华池县柳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借助东西部协作资金对60座蔬菜钢架大棚进行改造提升,建成以平菇、灵芝种植为主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怀安乡建立起“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建成绿色农产品电商直播中心,为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打造杨西掌小杂粮加工厂,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鼓励致富带头人创办牛肉食品加工店,丰富产业业态。同时,积极培育“柳谷优特”“怀安丰味”“怀安礼物”等特色品牌,形成了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流程、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让乡村产业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变。
如今的怀安乡,乡村环境焕然一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怀安乡正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