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庆城
庆城县 特色产业激活发展“新密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李云)近年来,庆城县锚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深耕特色产业沃土,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精准布局,铺就了一条产业强、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之路。

走进庆城县高楼镇杨塬村,连片的香菇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菌棒整齐排列,饱满的香菇如繁星般点缀其间,鲜嫩欲滴。“这是我们试种成功的‘808’新品种,肉厚腿短、菇形圆正,不仅口感好、产量高,还特别适合本地气候,一上市就成了‘香饽饽’。”庆城县宁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彦龙说。

香菇产业的红火,让周边村民尝到了甜头。“我在合作社当长期工,主要装袋、采菇,一年能挣4万多元,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务工村民张祥洲说。

杨塬村依托该合作社,创新“支部+党员+能人+社员”联动机制,既让合作社壮大了规模,又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还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形成了“三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而在庆城县驿马镇,鸵鸟养殖正成为农户增收的“新赛道”。

从最初试养10只鸵鸟,到如今带动30户农户抱团发展,庆城县红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宏甫和弟弟用实干闯出了一片天。“现在合作社年收益能有四五十万元,更开心的是,越来越多的乡亲跟着我们一起干。”苏宏甫说。

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提供优质鸵鸟苗,还派技术员上门指导养殖,成鸟统一回收,彻底打消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我养了10只鸵鸟,一年能赚十多万元。”驿马镇儒林村村民常小红算起收入账,高兴地说。

如今,从香菇大棚里的“鲜香”,到鸵鸟养殖场里的“活力”,庆城县通过政策扶持、能人带动,让特色产业扎根乡村大地,既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源”,一幅产业兴、百姓乐的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编辑:边凯责任编辑:边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