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阳光热烈,走进宁县和盛镇惠家小学,五星红旗在蓝天下迎风招展,干净整洁的校园里鲜花怒放。每天清晨,惠家小学教师杨雪晨跑结束后,总会摘下几朵鲜花插在教室讲台上的玻璃瓶内,打扫好教室卫生迎接学生的到来。
两年前,杨雪从宁县和盛小学来到这里支教,这个不足20名学生的学校,因为杨雪的到来充满了活力和温馨。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孩子们的童年,用爱守护黄土塬上的琅琅书声。
农家院里的“补习班”:
从信任危机到口碑逆袭
2009年,23岁的杨雪从老家白银市会宁县来到宁县和盛小学任教。迎接她的不是掌声,而是冰冷的现实:上班第一周,多位家长要求为孩子调班,优秀的学生接连转走。午夜梦回,杨雪的泪水浸透枕头,她的自尊心被碾碎。“强扭的瓜不甜,解铃还须系铃人!”杨雪暗自下定决心,擦干眼泪,将委屈化作行动力。
她一头扎进班级,摸透班情学情,备课至深夜,利用课余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像学生般向老教师求教。在教学过程中,她发现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仅靠40分钟的课堂时间无法让每个孩子吃透知识。学校严禁放学后留校补习,几番思虑,杨雪找到她当时租房的房东问:“能借您家院子给孩子们补补课吗?”从那时起,杨雪租住的农家小院便成了孩子们学习的“第二课堂”。
从最初只有十几个后进生,渐渐地,但凡家长无力辅导课业的孩子都来了,几乎每个下午,小院里书声琅琅,笑语不断。知识在这里流淌,师生的心也在此紧紧相连。当年学区统考,这个曾被“嫌弃”的班级成绩提升了五个名次。表彰大会上,当南春宏校长念出“杨雪”的名字时,台下那群曾让她头疼的孩子瞬间沸腾欢呼,掌声经久不息。家长会上,家长们全体起立向她问好,德高望重的王文辉老师代表全体家长,为当初的换班请求郑重致歉。那一刻,杨雪深深鞠躬回应,热泪夺眶而出,她明白,自己用努力换回了尊严。
从教19载,杨雪的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她是学区继续教育的主讲教师,示范课的常客,各级教学大赛的佼佼者。2015年至2016年获得“一师一优课”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2018年获庆阳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感动庆阳人物”等称号;2019年被评为甘肃省见义勇为英雄;2020年获得“甘肃青年五四奖章”“庆阳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甘肃省道德模范”;2021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等身,皆是心血与赤诚的见证。
“老师妈妈”的守护:
用细碎温暖织就孩子多彩童年
有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后,杨雪将目光投到了偏远山村的留守儿童教育上。2021年,杨雪参加了支教一年的教学活动,山村留守儿童的困境刺痛了她,黄土地上渴求知识的眼睛,让她仿佛看到童年的自己。作为一个从贫困地区走出来的孩子,杨雪深知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关爱和照顾。一年支教期满后,她毅然选择留下,用“老师妈妈”的姿态,一点一滴弥补孩子们缺失的亲情。“我想通过自己的爱弥补孩子们在父母那里缺失的爱。”杨雪说。
教学过程中,杨雪将“爱生如子”刻入骨髓,她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多,所以她的办公桌便成了孩子们的情感驿站:夏日鲜果、冬日泡菜,家长们的心意朴素而滚烫。每年开学,家长千方百计要将孩子送入她的班级,她所带的班里学生总是“满员”。
今年6月,杨雪班里一名学生因为身体不舒服没到校上课,杨雪得知后,利用放学时间买了孩子爱吃的东西去家访。来到家里后,她了解了孩子的情况,一边叮嘱孩子按时吃药,一边让孩子好好休息,等身体康复后再返校上课。学生家长杨锐霞动情地说:“杨雪老师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有时比我们当父母的更能关注到孩子的变化,孩子也愿意跟她亲近。”
杨雪的爱,流淌于润物无声的细节:2012年冬,教室里的火炉难抵门缝窜入的冷风,靠门口几排坐的孩子手脚冻得冰凉,杨雪自掏腰包为教室挂上厚厚的棉门帘,为孩子们抵挡严寒。夏日体育课后,总有孩子冲向水龙头喝生水,杨雪当即集资购置饮水机,让安全饮水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她的讲台旁,总备着一个医疗箱,装着常用药品和包扎用品,每当有孩子流鼻血、发烧、呕吐、划破手指……杨雪随时化身“校园护士”,为孩子们处理好这些小意外。同时,她主动添加在外务工家长的微信,利用课余时间,反馈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一次勇敢的发言,一次工整的作业,一张灿烂的笑脸,让远方的父母不再缺席孩子的成长。
2010年12月16日,和盛小学校门口一辆装载22吨汽油的油罐车突然间剧烈燃烧,全校紧急疏散1400多名学生至后院。当校领导担心有学生遗漏在教学楼时,杨雪毫不犹豫地与同事冲进离火场最近的教学楼内,将16个教室一一细查,确认无人后才满头大汗撤离。生死关头,杨雪守护的不仅是安全,更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
奋不顾身:
以命相护诠释师德
2018年那个惊心动魄的下午,是杨雪19年教学生涯永不能忘记的一天。
6月15日下午,和盛小学校门前车流如常。杨雪正护送13名学生穿越马路,大部分孩子已进入安全地带,一辆黑色轿车却如失控般由南向北猛冲而来。关键时刻,杨雪一个箭步扑向斜前方的4名学生,拼尽全力将他们推开。撞击声响起,她和学生郧若斌被重重撞倒在地。剧痛中,杨雪看到车底还有孩子,她竟奇迹般再次爬起,硬生生将车下的孩子拽出。此时,髋部剧痛让杨雪无法站起,被抱进赶往医院的车上时,她才看清身边那浑身是土、额头肿起大包、颤抖不止的学生是郧若斌。她强忍疼痛,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和学校,哽咽着反复叮嘱:“快救孩子!”
医院里,杨雪忍着剧痛,执意让医生先为受伤学生检查,直到确认孩子们均无大碍,才在领导和同事的坚持下接受检查。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身心俱疲之际,李校长问:“你的儿子谁在照顾?”杨雪一惊,她完全忘记了还在幼儿园等待接回的儿子。得知儿子已被同事妥善照料后,她悬着的心刚放下,又牵挂起受伤学生。
深夜十点半,当郧若斌在父母陪同下走进病房,看到学生没事后,杨雪紧绷了6个多小时的神经稍缓,随即陷入昏睡。病床上,她对前来探望的儿子温柔地解释:“他们都是妈妈的孩子,我爱你,也同样爱他们。妈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任何伤害。”这朴素的话语,道尽了师者父母心的千钧重量。
桃李成蹊,大爱无疆。杨雪,这位扎根陇东大地的小学教师,用生命践行着“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誓言。和盛小学校务委员李小强说:“杨雪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杨雪用行动诠释着何谓‘把爱与责任放在心间’。”
在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上,杨雪如一株倔强的红柳,以爱为根,深扎沃土,为一代代塬上娃的梦想,撑起一片希望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