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漫步在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南邑村的田间地头,十亩软枣猕猴桃园里果实压弯了枝头,关中特区广场上的红色群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VR元宇宙体验馆内传来阵阵赞叹声......这个被誉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红色前哨”的村落,正以“红绿交融、农旅互促”的创新发展模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中特区纪念馆,讲解员正在动情地讲述着革命故事。作为正宁县第一个党小组诞生地,南邑村深挖红色资源,先后建成了革命事迹展厅、VR党性教育中心等“一厅两馆四中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矩阵。
“今年我们创新推出的‘大杨树下思政课’‘老党员口述史’等沉浸式体验活动特别受欢迎。”南邑村党支部书记郭刚民介绍,截至目前已接待研学团队5000余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商户增收数十万元。
南邑村文书赵楠说:“看着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仿佛能触摸到那段峥嵘岁月的温度。老一辈革命家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信仰、浴血奋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传承。 ”
特色产业铺就致富路
在南邑村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村民邢转林正在精心打理果树。他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一天130元,还能照顾家里。”像邢转林这样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有10多人。这片10亩的种植园,不仅让村民获得了土地流转和务工双重收入,更成为乡村旅游“农耕体验园”新亮点。游客参与采摘,既丰富了旅游业态,又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实现“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鑫鼎盛养殖公司的标准化牛舍里,肉牛正悠闲地吃着青贮饲料。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公司带动14户农户发展养殖业,形成了完整的循环产业链。
多元融合绘就新图景
走在南邑村,处处能感受到创新融合的活力。 科技赋能,游客扫码AR标识,就能与“历史人物”隔空对话;生态联动,规划中的“重走红军路”将红色景点与子午岭自然风光串联;产业创新,软枣猕猴桃采摘、农事体验等新业态蓬勃兴起。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来,还要让他们留下来、带产品走。”南邑村党支部书记郭刚民说。未来,南邑村计划与周边红色村落联动,共同打造区域性红色旅游线路,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这片浸染着先烈热血的土地,如今正以“红色铸魂、绿色筑基、数字赋能”的创新实践,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动能,生态资源升华为绿色财富,传统农业蝶变为智慧产业,相互赋能、相得益彰,共同绘制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正宁融媒记者:李婷 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