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热浪蒸腾,但在华池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县城安置小区里,另一种“热度”更胜一筹——此起彼伏的敲打声、电钻声汇成激昂乐章,家家户户装修正酣。崭新的楼宇间弥漫着木材与油漆的独特气息,更充盈着搬迁农民们对崭新生活的滚烫憧憬。
推开贺录银新家的房门,繁忙的装修声扑面而来。光洁的地板与平整的墙面已铺设完毕,崭新的热水器与油烟机在厨房静待启用。“贺师傅家进展快着呢,”记者看着眼前初具规模的温馨空间问道,“现在装修到哪一步了?”“地板墙面都好了,眼下正赶着打柜子——灶台柜、衣柜都在装,收尾快了!”
贺录银是华池县柔远镇李庄村村民,他家的老房子是父辈留下的土窑洞,交通不便利且存在安全隐患,“以前在山里住土坯房,下雨天屋顶能接半盆水,冬天走泥路能陷到脚踝。现在这个新房子采光好,住着也方便!医院、学校就在周边,孙子念书,我们务工都更方便了。”贺录银站在客厅,目光里盛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
贺录银指着一个已经安装好书柜的房间,声音里带着笑意:“我们各有各的卧室,有卫生间,可以天天洗澡,还专门给孙子打造间书房,让他有个安静学习的小天地,这多好!”木工刘红利放下手中的工具,指着墙面规划道:“对,书桌靠书柜这边,对面安装个榻榻米也能休息。孩子写字、休息、储物,这小空间全能照顾到。”
从随时可能滑坡的沟谷边、汛期怕塌房的山脚下,到如今窗明几净的单元楼,避险搬迁这桩民生工程,正给贺录银这样的家庭稳稳垫实 “安居” 的基石。学校、医院、便民超市在安置点周边星罗棋布,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配套,悄悄熨平了搬迁带来的生活褶皱,让 “搬得出” 的承诺,真正长成了 “稳得住、能安心” 的幸福模样。(华池融媒记者:冯泳萦 李晓宁 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