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通讯员 刘新艳)“社区+校区+园区”智治融合、“社区+商区+小区”共赢融合、“社区+校区+院区”惠民融合……今年,西峰区探索创新“三区”党建融合,整合辖区各类资源,着力打破壁垒与条块分割,打造组织有力、服务精准、文化繁荣、环境宜居的“活力社区”,构建全域协同、多元联动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朔州路街道辖区的一家羊肉馆里,60岁以上老年人和环卫工人喝着免费的“爱心羊汤”;安定路街道辖区的“好又多”邻里中心人来人往、棋牌桌前座无虚席;专署巷社区的“全龄食堂”饭菜飘香,银发老人、快递小哥等有序取餐……
如今,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西峰区“社区+商区+小区”融合为民的生动注脚。
西峰区朔州路、兰州路、安定路、解放路街道结合辖区商业综合体密集、常住人口多的特点,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商圈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联动商圈资源,实现社区治理与商圈经济互惠共赢。
作为西峰区“商企合伙人”机制的试点街道,朔州路街道通过党建引领,把辖区商超、餐饮、家政等43家商户纳入“合伙人”联盟,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对接机制,社区梳理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商户根据自身优势认领服务项目。
“通过‘街道搭台、企业出力、居民受益’的模式,商户在参与社区服务中提升客流量,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利,社区破解了服务资源不足的难题。”朔州路街道庆州西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若莹说。
“我们打造了免费图书区、儿童淘气堡、宠物管理区等多元化的便民服务功能区,配套建设母婴室、血压血糖测量养生馆、健身中心、社区工坊、老年人活动中心,全方位满足居民购物、休闲、娱乐等各类需求。”庆阳城中央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宝龙说,商圈服务范围覆盖周边3公里,惠及约4万群众。
“社区+商区+小区”共赢融合打通资源链路,“社区+校区+院区”惠民融合则通过资源下沉,让居民就近享受优质服务。
石油路街道联动辖区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共驻共建单位,推行“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队10支,招募志愿者380余名,开展“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为独居老人打扫房间、陪留守儿童读书。携手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团队,推出母婴护理、慢性病预防等健康讲座,把诊室“搬”到居民身边。截至目前,融合服务已开展100余场,覆盖居民5000余人次。
一次次深度融合,催生出丰硕成果。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医护人员拓展了健康宣教阵地,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教育+医疗”的双重红利。“银龄学堂”被列为全市老年大学社区教育基地,“七彩梦课堂”被省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项目斩获甘肃省第二届博爱陇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从园区的科技赋能到高校资源反哺基础教育,从商户与社区的“单向帮扶”到“双向奔赴”,从小区的“各自为战”到“资源共享”……西峰区以“三区融合”为抓手,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赋能人才链、优化服务链,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商区发展更有活力、居民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