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唐史记载: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被外放为宁州刺史。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深受爱戴。宁州百姓立碑勒石,以颂扬他的德政。当时,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弹劾了大批州县官吏。当他到达宁州境内后,却不断听到当地百姓称颂刺史,因而向朝廷推荐狄仁杰。不久,狄仁杰被征拜为冬官侍郎。 《狄仁杰斩九龙的传说》以狄仁杰为人物原型,以狄仁杰在宁州这个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和“屏蔽京畿”的军事要地,惩恶扬善,鼓励汉族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非常注重处理好民族关系和维护地方的安定为背景。经历代作家、艺人和广大民众共同努力,取长补短,汲取唐宋时期宁州官吏丰功伟绩加以演绎而成。这个传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弘扬正气,教人不畏艰险邪恶的民间故事,一千多年来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宁县子民,有着广泛环境基础和民众基础。因这一故事派生出的九龙河、九龙川、青牛、龙池、八纵坡、烂泥沟等地名每个版本均有提及,这些地方或奇或险,景色秀美和神奇的地名传说是我县乃至我市发展乡村旅游难得的文化资源。其主要特点在于: 1.流传的范围广,版本多。《狄仁杰斩九龙》的故事传说在宁县有不下十个版本,有的同一个版本会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差异。流传范围广,《狄仁杰斩九龙》的传说不仅在庆阳南部宁县一带家喻户晓。而且在宁县以外的正宁、合水、西峰以及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长武县等地都有流传,流传范围广、时间长、版本多是我市其它民间传说所没有的。 2.闪烁着智慧传奇的光芒。《狄仁杰斩九龙》中狄仁杰是正义的化身。故事折射出狄仁杰传奇的一生,彰显了狄仁杰为人正直,疾恶如仇人物性格。传说故事讴歌了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心系民生,政绩卓著,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匡正弊政和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具有浓郁的地域印记。在《狄仁杰斩九龙》传说中,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均是宁县一些具体地方,故事所使用的语言有许多是典型的宁县方言,故事所发生的情节与宁县所独有的早胜牛、九龙河、烂泥沟等内容密切相关。 4.寄寓着民众的道德颂扬。《狄仁杰斩九龙》传说讲述了的狄仁杰任职期间在宁州关心百姓疾苦,惩治贪官、除暴安良的故事,反映了民众对政治清明理想生活的期待与美好道德人性的渴求。 《狄仁杰斩九龙的传说》流传的范围广,版本多,闪烁着智慧传奇的光芒,具有浓郁的地域印记,寄寓着民众的道德颂扬。这一传说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为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提供了直接源头,为作家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创作素材,更是我县开展旅游事业的主要资源。 2019年2月,“狄仁杰斩九龙的传说”被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狄仁杰斩九龙的传说》的流传在以宁县为中心的唐代宁州所辖区域,流传范围涉及我市南部宁县、正宁县、西峰区和陕西省咸阳市部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