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渠镇慕塬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履职平台,通过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心贴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扎实推动慕塬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这几天,正是庙渠黄花菜丰收的时候。在慕塬村,县乡人大代表们走进村民家中,走上田间地头,调研群众生产生活,为群众发展产业出谋划策。对于人大代表参与乡村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民赵永毅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赵永毅笑着说到:“现在村上整体环境很好,卫生干净,街道路旁四季花开,空气比较新鲜,一早上村民们也出来散步,做健身操,晚上有时候跳广场舞,活动都是比较多的。”
县人大代表、庙渠镇慕塬村党支部书记杨乃东说:“庙渠镇慕塬村近年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坚持突出特色、项目撬动、示范引领、多元参与的思路,围绕‘一区一线三点’(慕塬街区,川庙线,文庄、慕塬3个新农村聚居点),建设一个生态小镇,打造两个微景观(慕塬人家、传统聚落风貌提升)和三个示范点(党建引领示范点、产业发展示范点、商贸流通集中点)。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监督推动作用,为示范村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庙渠镇慕塬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18场次,走访农户260余户,梳理群众关切诉求 32条;助推全村完成养殖肉羊5000只,肉牛600多头,打造5000亩全膜粮食种植高质高效示范片带一处;建成4公里生态景观廊道,建成了宜居宜业的“幸福慕塬”。庙渠镇人大代表、镇长张文智介绍:“慕塬村的实践表明,民主决策是根基,通过代表全程参与规划、监督,确保乡村振兴‘干什么由群众定、怎么干让群众议’;产业驱动是关键,人大代表联动市场资源破解资金技术瓶颈,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治理创新是保障,将代表履职嵌入基层治理网格,构建共商共建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