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7月,全省基层妇联干部培训班(庆阳班)在庆阳市委党校举办。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既解了‘知识之渴’,更充了‘能力之电’。”走出培训会场,正宁县榆林子镇中巷村妇联主席冯玲玲说道。
今年以来,庆阳市妇联以“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线,分层分类开展妇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通过理论铸魂、业务强基、实践提能、创新拓维,深入实施“吉庆阳光·强基赋能”行动,为新时代基层妇联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政治引领 把稳思想定盘星
“从服务角度来看,妇联组织要始终牢记联系和服务妇女的工作生命线……”6月30日,在全省基层妇联干部培训班(庆阳班)上,南梁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振伟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为题,拉开了年度培训的序幕。
庆阳市妇联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面向基层妇联主席的授课中,围绕“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妇联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妇联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这一核心目标,聚焦如何弘扬南梁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如何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让学员们在学习中凝心铸魂、筑牢根本,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认识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在全国县乡妇联主席线上培训班,庆阳市设26个分课堂,510名妇联干部同步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推动妇联家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辅导,实现政策理论“直达末梢”。通过“专题辅导+红色教育”的创新模式,学员们踏入庆阳党校校史馆,沉浸式观看了《从庆阳革命老区唱响全国的红色旋律》和《红色家书》,从中深刻传承红色基因。培训课程与市妇联“七一”系列活动紧密融合,有力提升了妇联干部的引领能力。
“以前觉得妇联工作就是‘婆婆妈妈’,现在明白每一项服务都连着‘国之大者’。”宁县春荣镇妇联主席王欢在培训笔记中写道。
精准滴灌 锻造业务多面手
“家庭矛盾调解要学会‘倾听共情法’,先让群众把‘委屈’说出来……”在正宁县妇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讲座中,省心理咨询协会会长周志玲的“情景模拟课”让学员们直呼“实用”。
市妇联发展维权科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解读,通过“家暴维权案例复盘”“婚姻财产纠纷模拟调解”等实操课程,让干部们掌握“依法维权+柔性化解”双技能。
“调解家庭矛盾,别急着‘断是非’,先坐下来听双方说10分钟。”庆城县人民法院法官安婷婷以“以法守护最美的她”为题,用“身边事”讲解“身边法”,帮助干部成为妇女群众的“法律贴心人”。
……
今年以来,庆阳市县妇联聚焦基层妇联干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构建“靶向化”课程体系,推动培训赋能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庆城县人民法院法官安婷婷开展法律宣讲。
市委党校韩珊主讲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结合庆阳“积分超市”“最美家庭”评选等本土实践,传授“好家风促乡村振兴”工作法;“吉庆阳光·巾帼大讲堂”特邀招商引资促进中心王相座进行专题辅导,助力妇联干部全面、系统地掌握庆阳的利好政策及商务谈判的专业知识,着力打造一支懂经济、善协调、会服务的专业化队伍。
针对快递物流、电商直播等“三新”领域妇女组织建设的难点,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亲自传授方法、讲解案例,与学员们共同探讨“党建+妇联+产业链”的组建模式。庆城县妇联副主席曹丽君感慨:“以前觉得‘三新’领域不好抓,现在有了‘路线图’,心里更有底了。”
实践磨砺 搭建成长练兵场
“庄子峁推行‘一户一品’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庭院经济。我们22户群众,家家都拥有各自的特色产品。十一婶的手工黑豆酱油、七奶奶的油饼、杨四郎的蜜蜂庄园蜂蜜……这些产品已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抢手货。”在全省基层妇联干部培训班(庆阳班)上,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负责人杨清艳讲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故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巾帼样本。
秉持“需求导向、精准施策”的原则,庆阳市妇联依据县乡村妇联干部、执委以及“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团体会员的实际需求,围绕妇联组织建设、思想引领、产业发展、妇女儿童维权、矛盾纠纷调解、暑期关爱等多个领域,有计划地针对不同群体分期、分批开展能力素质提升活动。
▲正宁县妇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现场,基层妇联干部积极互动交流。
正宁县妇联聚焦新时期妇联干部核心能力建设,打造政治赋能、专业赋能、实践赋能、创新赋能“四维赋能”课程体系,首创“警示教育+情景模拟+分组讨论+经验交流”互动模式。市妇联联合市商务局举办全市农文旅融合“百千万工程”电商新业态人才培训班,以“理论+实操+观摩+研讨”模式培训巾帼电商人才225人。“陇姐优品 庆阳好物”直播带货实训中,干部们化身“主播”,帮助“妇”字号基地销售额突破291万元,实现“培训即就业、学习即增收”。
各级妇联干部培训班还设置了案例交流环节,分享“妇女议事会化解矛盾”“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等特色做法。“以前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总觉得社区里的家长里短调解好了就行,现在才知道‘他山之石’能让工作打开新天地。”环县环州北路社区妇联主席张璐说。
创新机制 激活学习动力源
“《我心归处是敦煌》让我明白,服务妇女儿童也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在市妇联“悦读·分享·成长”读书会上,干部左文生的分享引发共鸣。为推动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市妇联创新构建“六个一”学习体系,打造“书香妇联”品牌。
“荐、建、借”三位一体拓资源,精选理论必修课、业务专业课、人文选修课书单,打造温馨“书香驿站”,与市图书馆联动办理读者证,让干部随时学、随地学。“讲、享、研”三环相扣促转化,“巾帼讲堂”每月聚焦一个主题,“读书分享会”让人人当主角,专题研讨破解妇字号基地销售难等实际问题,形成学习—研讨—实践闭环。
▲西峰区妇联组织妇联干部开展实地学习。
如今,市妇联机关勤学、善思、笃行蔚然成风。在市妇联机关的带动下,各县(区)妇联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实践。西峰区聚焦激发干部实干争先新气象,组织妇联干部走进“东数西算”枢纽节点与低空经济人才培育基地,实地了解算力调度、无人机应用等新产业发展态势,为妇联助力女性融入新兴领域、拓宽发展空间积累经验。庆城县妇联创新引入“漫谈式”“问诊式”赋能培训模式,通过面对面交流宣讲、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基层执委履职能力。正宁县妇联创新打造“文艺赋能”工作模式,将“情景剧”“三句半”等艺术形式融入基层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移风易俗等内容转化为生动文艺作品。这些创新举措形成了“理性培训+感性共鸣”的立体化学习矩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锻造高素质妇联铁军注入持久动能。
从田间地头的“巾帼讲堂”到直播间里的助农带货,从矛盾调解的“贴心人”到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妇联铁军正活跃在庆阳大地,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妇女事业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