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水县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探索形成了“支部‘搭台’、党员‘摆摊’、群众‘赶集’”的新媒体赋能机制,让更多农民用活“新农具”、干好“新农活”、成为“新农人”。
近日,在太白镇太白村电子商务大厅内,镇村干部正在通过网络直播,向全国各地的网友推介当地优秀的农特产品。为了增强传播效应,他们还通过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亮点,用镜头展现家乡发展新变化。
从“土特产”到“金招牌”,太白镇聚力用活“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培优“新农人”,坚持把强农惠农富农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打造发展新业态,拓展增收新渠道,搭建致富新平台,倾力打造“太白七娃助农团”,目前优选开发农特产品22种,培育千人以上粉丝账号45个,当地优质农特产品得到宣传推广,品牌效益逐渐显现,康养太白旅游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太白镇为全面推进农文旅融合,通过“生态农业+红色旅游+休闲康养”模式,深挖太白大米、糯玉米、羊肚菌、野蜂蜜等山货资源,打造花溪谷、子午山舍、薛王稻庄等游乐体验园,成立了“太白七娃助农团”,助推太白山坳里藏在深闺的珍品,成为都市餐桌的新宠。
一部手机,连接城乡。近年来,合水县各乡镇不断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开展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群众尤其是农村主播的电商营销技巧和能力,让其更好的宣传乡村生活、推销农特产品。在蒿咀铺乡,村民梁明也借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利用自家院落,打造了窑房庭院,平时一有空暇时间,他就通过直播平台,宣传乡村旅游项目及当地的风土人情。
镜头前,乡村干部成为“销售员”,屏幕内,田间地头成为“直播间”。近年来,合水县按照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总体部署,做足“山水”文章,突出“人文”特色,打好“乡村”品牌,以农业农村实用技术、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直播电商运营等为重点,精准培训返乡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本土直播达人,培优“新农人”、用活“新农具”、干好“新农活”。
记者 陆洋